


特首梁振英剛宣布第二份《施政報告》,用了較長篇幅闡述改善民生政策。在我們去年強烈要求特首重視職業安全下,特首今次用了一段篇幅談及職業安全,相比以往「隻字不提」,已有明顯進步。但這區區八十五字中,均屬過去陳腔濫調,真正保障到打工仔嗎? 冀設中央補償機制 我們近日接觸一名家屬,她的配偶因工業意外不幸離世,向所屬公司追討賠償。工友生前是「假自僱」,公司沒有為他購買勞工保險,當工友出事後,老闆突然「失蹤」,遺孀未獲任何賠償。香港現時有逾二十萬人以「自僱」身分工作,部分是「散工」或「假自僱」,他們的工傷權益不獲現行《僱員補償...

12月6日港鐵將軍澳線架空電纜著火,導致將軍澳線5小時延誤的事故,引起社會大眾對港鐵的猛烈批評,也通過此事市民們才知道原來每日乘搭的將軍澳線已於2002年通車時就將全線工程外判,包括列車、訊號、路軌、配電及架空電纜等。 工會認為此次事故絕非偶然,是外判制度弊端的集中表現,工會要求港鐵馬上檢討現有外判項目的監管以及停止繼續外判。雖然公司矢口否認這次意外同外判有關,就連政府也只是把事故後的通報和應急安排措施作為關注點。然而事出必有因由,作為全港最大的集體交通運輸經營者,除了要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的服務之外,也必須要從制度源頭上去杜...

近日,特區政府和商界紛紛表示,香港出現勞工短缺,影響到建造業、零售及飲食業和護理服務業等行業,更已嚴重影響到基建工程的進度和房屋的興建。然而,香港勞動力真的嚴重不足嗎?是否非要擴大輸入外勞不可呢? 提升勞動參與率 首先,本港勞動力市場仍存在很大潛力可以發掘。與鄰近國家和地區相比,二零一二年香港的勞動參與率只有百分之六十點五,遠低於澳門的百分之七十二點三及新加坡的百分之六十六點六。如果我們的勞動參與率提升至與新加坡看齊,則基本上已經可以增加三十八萬二千名勞動人口。此外,即使勞動力較為緊張的建造行業也有很大挖潛空間...

在商界疾呼人手不足、要求輸入外勞的環境下,身負重任並須提出「合適的具體建議」以解決零售業「勞工短缺」的零售業人力發展專責小組(下稱「零售小組」),日前向政府提交報告(下稱「報告」)的五項建議中,「竟然」不包括輸入外勞,反而建議「零售業僱主留意勞工市場的最新情況,保持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以吸引及挽留員工」(P.54),一眾商界代表即時噤若寒蟬,全面龜縮。看來商界除了口號式輸入外勞外,根本毫無建樹。 薪酬福利差自然流失率高 香港百貨商業僱員總會及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員會一直堅信香港零售業沒有「勞工短缺」,只有人才流失。「報告...

第二十一屆 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職安健學術研討會 講辭 2013年11月12-13日 《與時並進:檢討現行職業安全健康政策的必要性》 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 林淑儀女士 各位專家、各位嘉賓: 很榮幸有機會出席今次《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地區職安健學術研討會》,我相信通過一連兩日的會議,大家必定能夠得到啟發,吸收來自不同地區的專家為大家分享經驗、成果,從而進一步提高兩岸四地的職業安全健康水平。我今日以兩個不同身份來到這裡,首先,我代表全港三十八萬會員的工聯會;另外,我亦代表在今年5月新成立的工聯職安健協會,為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