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星期推出了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受到各界關注。人口政策牽涉甚廣,各種討論也非今日才開始,諮詢文件的出爐,可見問題終於得到現屆政府的重視,似乎政府亦有決心去解決,這是值得肯定的。
諮詢文件乍一推出,就引起較大爭議。當中以應否輸入外勞、如何鼓勵婦女就業及增加生育率等議題,在坊間更有激烈的回響。
人口政策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究其原因,在於人口政策不單只關乎一代人,更與我們的一下代,以及社會持續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大家都對諮詢文件有較高的期待。
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諮詢文件羅列出不少公眾早有共識的現況,以及一大堆空泛的問題,當中更有未能觸及的盲點,有需要在這指出。
例如,香港生育率多年來持續偏低,不同界別一早提醒政府要推行鼓勵生育的措施。而釋放婦女勞動力方面,關注婦女權益人士,亦一直爭取改善女性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問題。
特首經常強調香港需要提速發展,在一些社會上早有共識的議題上,政府絕對可以更加進取,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供社會討論。
另一點要指出的是所謂香港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勞動力問題,從來都不能孤立地看短缺現象,政府其實有責任就人口結構及趨勢提出與之相適應的產業規劃,才能將人力資源優化配置。而現在文件上反而片面誇大「短缺」情況。據統計處今年首季數字,本港職位空缺數目有80,165個,而失業人數則有132,500人,就業不足的人數亦有61,100人,從數字上,我們看到香港的勞動力,絕對足以自給。
人手不足的問題除了勞動力供應不足外,職位的質量、薪酬福利亦是工人考慮進入勞動市場的因素。但從文件中,我看不到政府提出任何改善勞動市場的措施,十幾年來所謂勞動力短缺的行業工種,工資指數幾乎完全沒有增長,現在反而將之簡單化地引導討論輸入外勞,這對香港的勞工階層絕不公平,政府此舉實在無法令人理解。
政府片面的建議,容易令到市民先入為主,認為香港有需要輸入外勞。近年,民間團體在爭取勞工福利,改善在職貧窮方面花了不少功夫,政府輕率地提出輸入外勞的建議,等同將這些努力抹煞,勢將激化社會矛盾。
有關人口政策的公眾諮詢現正進行,希望政府能認真科學地研究問題,聆聽社會各界聲音。千萬不要獨斷認為輸入外勞是靈丹炒藥,陷香港於矛盾加劇,無法持續發展的境地!
香港工會聯合會理事長 吳秋北
28-10-2013
十月底公布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側重處理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及生育率下降這三大問題。然而對於一個影響深遠及損害香港經濟發展基礎的人力資源問題卻連半點篇幅也沒有提及,這正是今次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的盲點。而這個不容忽略的人力資源問題就是:技術人才老化及斷層。
近年多個工會不斷向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反映,由於政府一直忽視職業教育,導致目前不單各大小企業出現技術人才老化及斷層的問題,就是特區政府也遭逢同一命運。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在本年10月9日向政府提出質詢,發現政府機電工程署過去五年新聘用的技工/高級技工、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及工程師數目大幅下跌一半,由2008年的239人銳減至2012年的只有116人,跌幅達51%。當中以技工/高級技工的下降幅尤其嚴重,竟然高達96%,創下近五年的新低。究其原因,這主要在於近五年有關機電工程的學徒訓練畢業生不斷減少,由2008/09年度的964人下降至2012/13年間的525,減幅達46%。
機電工程署新聘用的技工/高級技工、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及工程師的數目
|
2008年 |
2012年 |
變動 |
技工/高級技工 |
51 |
2 |
-96% |
技術員 |
110 |
64 |
-42% |
助理工程師 |
36 |
31 |
-14% |
工程師 |
42 |
19 |
-55% |
總數 |
239 |
116 |
-51% |
2008 至2012 年職訓局有關機電工程業的全日制學徒訓練計劃畢業生數目
年度 |
機電工程業學徒訓練計劃畢業生數目 |
2008/09 |
964 |
2009/10 |
881 |
2010/11 |
778 |
2011/12 |
831 |
2012/13 |
525 |
或說,香港作為一個知識型的經濟城市,勞動力市場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的技術人員,因此政府及社會對技術專才的需求出現下降及學徒訓練畢業生每年遞減實屬正常。在判斷以上論調是否正確前,首先讓我們看看以下數據。
2008/09 至2012/13 年度職訓局提供機電工程業相關的兼讀制技工課程的數字
年度 |
機電工業相關的兼讀制技工課程學額 |
變動 |
2008/09 |
2180 |
/ |
2009/10 |
2020 |
-7% |
2010/11 |
2170 |
+7% |
2011/12 |
2240 |
+3% |
2012/13 |
2420 |
+8% |
五年增幅 |
+11% |
2008/09至2012/13年度,職業訓練局提供機電工程相關的兼讀制技工課程學額可說是穩步遞增。由2008/09年度的2180上升至2012/13年度的2420。五年間增幅11%。以上數字代表甚麼?正正代表機電工程業的技術專才在香港仍然有著長足的發展空間。否則那會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選擇修讀兼讀制技工課程?!。事實上,香港作為知識型經濟社會之所以能夠不斷向前發展,其根基正在於我們擁有世界首屈一指及安全可靠的食水、電力、燃氣及鐵路網絡等等的大型機電建設。配合近年大量基建及新鐵路項目相繼推出,而工程完成後香港亦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負責各項操作及維修保養,所以預計未來社會對技術專才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然而為何年青人就是不願意投身成為一個技術專才?
追本溯源,這實在要歸因於政府帶頭削減及輕視職業教育。九十年代中期前香港中學主要分為文法中學、工業學校和職業先修學校,專上教育與職業教育兼容並存。但自從知識型經濟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硬道理後,專上教育從此膨漲獨大,職業教育則不斷萎縮。政府「重文輕武」,學生與家長自然對職業教育棄之如敝屣。表面上年青人因著大學學位增加,副學士、毅進文憑及展翅青見等新計劃相繼出現而增加了升學就業的能力,但實際上年青人的競爭力卻屢受質疑、「債仔」學生暴增、技術人才新血不足,經驗技術的累積與承傳自然閉塞,直接影響經濟發展。
要徹底根治政府及社會「重文輕武」的風氣儘管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從人口政策諮詢文件首先著手卻絕對是一個合適的起步點。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員會敦促特區政府再不能對技術人才老化及斷層等問題視而不見,而是要敢於迎難,杜漸防微,透過重視及提升職業教育去鞏固及發展香港的技術專才,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打下更鞏固的根基。
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主任 唐賡堯
24-1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