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梁振英刚宣布第二份《施政报告》,用了较长篇幅阐述改善民生政策。在我们去年强烈要求特首重视职业安全下,特首今次用了一段篇幅谈及职业安全,相比以往「隻字不提」,已有明显进步。但这区区八十五字中,均属过去陈腔滥调,真正保障到打工仔吗? 冀设中央补偿机制 我们近日接触一名家属,她的配偶因工业意外不幸离世,向所属公司追讨赔偿。工友生前是「假自僱」,公司没有为他购买劳工保险,当工友出事後,老闆突然「失踪」,遗孀未获任何赔偿。香港现时有逾二十万人以「自僱」身分工作,部分是「散工」或「假自僱」,他们的工伤权益不获现行《僱员补偿...

12月6日港铁将军澳线架空电缆着火,导致将军澳线5小时延误的事故,引起社会大众对港铁的猛烈批评,也通过此事市民们才知道原来每日乘搭的将军澳线已於2002年通车时就将全线工程外判,包括列车、讯号、路轨、配电及架空电缆等。 工会认为此次事故绝非偶然,是外判制度弊端的集中表现,工会要求港铁马上检讨现有外判项目的监管以及停止继续外判。虽然公司矢口否认这次意外同外判有关,就连政府也只是把事故後的通报和应急安排措施作为关注点。然而事出必有因由,作为全港最大的集体交通运输经营者,除了要为乘客提供安全快捷的服务之外,也必须要从制度源头上去杜...

近日,特区政府和商界纷纷表示,香港出现劳工短缺,影响到建造业、零售及饮食业和护理服务业等行业,更已严重影响到基建工程的进度和房屋的兴建。然而,香港劳动力真的严重不足吗?是否非要扩大输入外劳不可呢? 提升劳动参与率 首先,本港劳动力市场仍存在很大潜力可以发掘。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相比,二零一二年香港的劳动参与率只有百分之六十点五,远低於澳门的百分之七十二点三及新加坡的百分之六十六点六。如果我们的劳动参与率提升至与新加坡看齐,则基本上已经可以增加三十八万二千名劳动人口。此外,即使劳动力较为紧张的建造行业也有很大挖潜空间...

在商界疾唿人手不足、要求输入外劳的环境下,身负重任并须提出「合适的具体建议」以解决零售业「劳工短缺」的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下称「零售小组」),日前向政府提交报告(下称「报告」)的五项建议中,「竟然」不包括输入外劳,反而建议「零售业僱主留意劳工市场的最新情况,保持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吸引及挽留员工」(P.54),一众商界代表即时噤若寒蝉,全面龟缩。看来商界除了口号式输入外劳外,根本毫无建树。 薪酬福利差自然流失率高 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及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员会一直坚信香港零售业没有「劳工短缺」,只有人才流失。「报告...

第二十一届 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安健学术研讨会 讲辞 2013年11月12-13日 《与时并进:检讨现行职业安全健康政策的必要性》 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 林淑仪女士 各位专家、各位嘉宾: 很荣幸有机会出席今次《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安健学术研讨会》,我相信通过一连两日的会议,大家必定能够得到启发,吸收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为大家分享经验、成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两岸四地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我今日以两个不同身份来到这裡,首先,我代表全港三十八万会员的工联会;另外,我亦代表在今年5月新成立的工联职安健协会,为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