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底,扶贫委员会公布了本港首次制定的官方贫穷线,指出本港现时的贫穷人口约102万。工联会妇女事务委员会(工联妇委),特别关注当中妇女劳动力与贫穷问题。数据显示,在职贫穷户中,全职工作人口比例越低,贫穷率越高;近九成在职贫穷户只有一名成员在职;住户中有儿童或长者,贫穷风险更高。这些数字说明了社会低下层家庭,并未走出传统性别分工的框框,依然是依靠丈夫独力外出工作,赚取有限工资,妻子则在家照顾儿童、老人,致使家中劳动力不足,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从而陷入贫穷。针对此等情况,政府应透过推动一系列政策措施,创造针对性的就业职位,释放妇女的劳...

政府上星期推出了人口政策谘询文件,受到各界关注。人口政策牵涉甚广,各种讨论也非今日才开始,谘询文件的出炉,可见问题终於得到现届政府的重视,似乎政府亦有决心去解决,这是值得肯定的。 谘询文件乍一推出,就引起较大争议。当中以应否输入外劳、如何鼓励妇女就业及增加生育率等议题,在坊间更有激烈的回响。 人口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於人口政策不单只关乎一代人,更与我们的一下代,以及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大家都对谘询文件有较高的期待。 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谘询文件罗列出不少公众早有共识的现况,以及...

政府近年提出发展环保工业,以贯彻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不过,时至今日,行业仍未得到充分重视,令「环保工业」发挥不到其优势。报告中分析「环保工业」在香港的发展,当中共劃分为8个部分,包括︰环保工业的定义;全球环保市场的发展概况;全球环保工业的就业形势;外地政策参考;发展环保工业对本港的重要性;本港环保工业发展概况;选定行业政策分析和建议。这研究选定了回收业、生态旅遊和环保认证三项分类行业作研究重点。 在香港,回收业已发展了一段日子,展现了商界对环境保护最早期的承担,又为低下阶层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本港回收业具有出口主导...

过去十多年,香港经济增长锐意走向「知识型」发展格局,经济转型受到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工联会早於1999年进行严谨的调查研究,了解「知识型经济」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香港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并没有直接关係。预计在本港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下,产值劳动含量递减速度进一步加快,难以维持较高的就业增长率,当中尤其未能创造大量合适低技术劳工的就业机会。 2002年,工联会再对未来就业环境进行评估,总结出受到外围经济疲弱、本港内部经济调整和劳工市场呈现重大压力的影响,香港势将长期受到失业问题的困扰,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社...

香港作为亚太国际大都会,经济倚重金融、工商支援服务、物流、旅遊四大支柱产业,但这不足以满足教育程度、技术、年龄、社会阶层各异的劳工阶层的就业需要,使「结构性失业」、「无就业復甦」等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旅遊业当中包括了高劳动含量的分类行业,亦包括了知识型产业的职位,所涉及的工种广泛,适合不同学歷、工作技能及兴趣的劳工投身工作。若行业得到政府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及措施上的配合,鼓励商界积极投资,行业发展必能为劳工阶层带来贡献。 从外国经验所得,发展旅遊行业之成功,有赖政府对行业发展有明确而前瞻性的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