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近年提出發展環保工業,以貫徹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平衡。不過,時至今日,行業仍未得到充分重視,令「環保工業」發揮不到其優勢。報告中分析「環保工業」在香港的發展,當中共劃分為8個部分,包括︰環保工業的定義;全球環保市場的發展概況;全球環保工業的就業形勢;外地政策參考;發展環保工業對本港的重要性;本港環保工業發展概況;選定行業政策分析和建議。這研究選定了回收業、生態旅遊和環保認證三項分類行業作研究重點。
在香港,回收業已發展了一段日子,展現了商界對環境保護最早期的承擔,又為低下階層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本港回收業具有出口主導、勞動密集的特色,以及主要由中小企業經營。不過,業內人士指出行業存在不少發展局限,如缺乏優質可循環再造廢料、建築廢物非法傾倒的情況、缺乏財政支援協助中小企業技術升級和改善工作環境、短期租約的問題、碼頭泊位不足、昂貴的運輸成本,不利市區回收商使用環保園、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之間的經營磨擦、行業負面標籤等等。
至於生態旅遊方面,由於本港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於是為發展生態旅遊提供先決條件。雖然行業不如回收業發展悠久,但生態旅遊對本港的經濟收益正逐年遞增。不過,業內也存在很多不明朗的因素,包括︰宣傳不足、忽略經營香港濕地公園的正確操作、生態導遊質素欠佳,以及名不符實的生態旅遊充斥市場等。
環保認證是一項較少被強調的環保工業活動。由於國際環保協議逐漸收緊,而內地政府亦愈來愈關注環境議題,令環保市場不斷壯大,惠及環保認證的發展。當環保市場不斷擴展,而中國和東南亞對先進的環保貨品和服務有殷切需求,預料也能為環保認證帶來意想不到的商機。可是直至現在,行業發展遇到不少發展阻力,例如︰環保產品及技術消耗市場規模仍然很小、綠色採購文化尚未流行、認證費用昂貴、財政支援不足等。
上述這三項行業的受訪代表一致認為,政策對於行業發展極為重要。惟政府沒有制定完善、長遠、全面的政策,令「發展環保工業」只成為一種時尚的口號,無法令行業得以持夠發展,只會推進膠著狀態。為了打開行業發展的缺口,工聯會就這三項分類行業的發展局限,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議,並建議政府因應行業的發展需要,設計合適的政策。政府需要發揮促進者的角色,從政策、官僚架構文化、認知上,增加專注度,積極主動為行業掃走不明朗的發展因素。
2007年4月
註:詳情請參閱《勞苦工高─「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策略」研究論集:社會經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