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正在北京參加兩會, 日前同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委員聯名提交了兩項界別提案,分別是「推進全體職工實現共同富裕」以及「構築完備精準的新就業形態社會支持制度體系」,推動高質量的充分就業,當中不少建議適用於香港,在此與大家分享。 「共同富裕」提案從堅持按勞分配、突出重點、就業優先、勤勞致富等四個方面提出建議,強調要健全就業促進機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解決就業不穩定問題,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兩地社會制度雖有不同, 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以及民眾對改善生活的渴求, 其實並無二致。提案建議「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

政府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願景是「重預防、治未病」,改善巿民的整體健康狀況。為配合藍圖發展和解決醫生不足問題,政府大力吸引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目前免試認可的75間海外醫學院,絕大部分來自英美澳加,印度亦有學院上榜,內地只有3家,但都限定以英語授課。很多香港學生升學的中山大學,雖然亞洲排名不遜於印度院校,卻未獲納入名單,整個廣東省的醫學院都不獲免試認可。 醫護流失率偏高,公營醫療系統尤甚。香港目前每1,000人口只有2名醫生,低於新加坡和日本的2.5名,遠少於英國3名和澳洲3.8名。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早前表示,只有50名海外醫生...

今日大年初五,是假期後首個上班日,祝全港打工仔女開工大吉,兔年升職加薪,工作順順利利! 開工大吉,最重要當然是職業安全。新春前接連發生致命意外,令人痛心。各行各業在新一年要更注重職安,政府做好監管工作,修例要快馬加鞭,為寶貴生命提供更多保障。 有序恢復通關加上確診宗數持續回落,香港已踏上復常之路。在此重要關頭,政府對弱勢群體的扶持更要加大力度。早幾日,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一齊向財爺拜年,促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積極回應市民訴求,包括設立「創就業復業基金」協助「重災」行業重新出發,以及發放10,000 元電子消費券等。 就業是民生之...

兔年將至,趁年廿八向廣大市民、打工仔女拜個早年! 過去一年,我作為議會新丁,始終牢記實踐參選抱負,堅守愛國愛港理念,團結各界,努力創造一個人人有機會、人人樂業安居的社會。未來一年,將聚焦「讓勞工分享經濟成果」、「推動跨境合作」和「完善職安保障」三方面工作,繼續撐勞工、為基層、爭公義。 特首在施政報告提出「勞工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元素,應當分享經濟成果」,惟最低工資苦候4年只調至40元。勞工界一直強調「勞動尊嚴」,辛勤工作的收入不應低於綜援水平,但勞福局局長卻表示「返工唔止搵錢」、「有工返生活會開心啲」,...

兩年一度的最低工資諮詢期在六月底已完結,稍後最低工資委員會(低資會)將進行退思會,商討今次最低工資的調整。本人期望委員們在商討時都能體恤底層勞工在疫情下的辛酸,他們均不願領取綜援度日,並更想透過雙手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微薄工資被通脹蠶食 早前,本人參與工聯會「疫境同行展關懷」行動,向困難家庭的工友送上關愛物資及慰問,其中一位住在劏房的工友的情況使我印象深刻,她原在某大便利店工作,時薪四十二元,每星期六天工作,每天工作八至十小時,惟早前因身體不適而被逼辭退工作。現時丈夫是唯一的家庭經濟支柱,可是她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