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職業教育正駛離屬於自己的「職業訓練」路綫,胡亂切入傳統專上教育之路,導致勞工短缺的假象及青年無法向上流。 職業教育 未擺脫重文輕武 2016年施政報告宣布全盤接納「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簡稱專責小組)向政府提出的建議。然而由於教育局一直排斥勞工界成為專責小組的代表,專責小組的建議明顯未能扭轉「職業教育入錯綫」,更加偏離航綫愈走愈遠。 專責小組建議將職業教育改名為「職業專才教育」,並涵蓋達至學位程度的有關課程,整個改革思維仍脫離不了重「文」輕「武」的觀念,只懂大力開拓學士學位學程而忽略注重「實操」及「就業...

一名工人在港珠澳大橋施工期間,因承建商沒有提供足夠裝備情況下,發生致命工業意外,裁判法院向總承建商作出判罰港幣四萬元的判決,我們不禁歎息,一條生命值多少錢?港珠澳大橋動工至今,已發生多宗駭人震驚的工業意外,有墮海溺斃、有硬物撞擊致命、有起重架倒塌等,每宗致命工業意外所吸取的教訓,都是用工人鮮血換來的。 承建商脫不開責任 由於現時工業意外發生後,不論是總承建商,還是分包商承認控罪,只罰款了事,沒有向東主及其相關人士判監,因而令他們存着僥倖心態。我們認為,若果工業意外牽涉人命損失,裁判法院必須對東主及其相關人士,依...

特首今年用了「創新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繁榮共享」作為《施政報告》施政方針。但是,對今年《施 政報告》內容,我們感到無奈、震驚。無奈的是,過去兩年工業意外頻仍,但是政府在《施政報告》上,連續兩年 在職安健議題上「捧蛋」,何來「改善」之言?震驚的是,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上,迴避「標準工時」立法 ,何來「促進和諧,繁榮共享」?我們認為,特區政府盡快落實「標準工時」立法,可以減輕全港在職人士工作壓 力,為他們建立一個身心精神健康生活,從而達致社會和諧、穩定。 我們每年為全港在職人士進行工作壓力問卷調查,了解現時他們面對...

剛出爐的《施政報告》預測建造業未來數年會欠缺技術工人,認為「有需要輸入勞工」。其實不單止建造業,近年零售、飲食、機電及安老等行業亦紛紛以「勞工短缺」為藉口向政府施壓要求輸入外勞。然而若然香港各行各業真的求才若渴,那麼政府應該趁此機會大力推動職業教育為香港培訓合適的人才,藉此解決目前日趨嚴重的「青年無法向上流」問題,而非盲目地輸入外勞。否則,香港的就業職位將會全面被外勞所奪去,僱主亦不會願意投資培訓人才,導致香港百業凋零,打工仔看不到就業前景。 建造業及零售業就因為對職業教育抱兩種不同的態度,導致建造業人手持續增加...

The 2016 Policy Address predicts tha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ill continue experiencing labor shortages in coming years and suggests it will need workers recruited from outside Hong Kong. Indeed,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not been alone in demanding workers from outside the city. The retail, restaurant and bar, electrical and machinery and elderly home services are all pressuring the government to increase labor import quotas. However, if so many sectors truly need more qualified work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boost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will help more young people gain upward mobility instead of blindly increasing labor recruitment from outside Hong Kong. It is a bad idea to let more overseas laborers in to t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