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刚公布的最新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分別为3.1%及1.2%,两者合共人数逾16.1万人,特別值得注意是建造业及饮食业,失业人数比例上仍处于高位,即代表市场仍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补充相关市场的劳动力,如僱主可针对性地及用合理的薪酬待遇进行招聘,相信应可应付现时人力不足的问题。 较早之前,有酒店业及餐饮业的僱主与工联职业发展服务处及相关行业工会合作进行专项培训,学员经培训后可以直接入职从事相关工作,反应踊跃,成效彰显,这反映出行内其实不是「请不到人」,而是方法不足。 应善用本地劳动力 近期要求输入外劳的声音十分浓厚...

我正在北京参加两会, 日前同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別委员联名提交了两项界別提案,分別是「推进全体职工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构筑完备精准的新就业形态社会支持制度体系」,推动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当中不少建议适用于香港,在此与大家分享。 「共同富裕」提案从坚持按劳分配、突出重点、就业优先、勤劳致富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强调要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解决就业不稳定问题,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两地社会制度虽有不同, 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民众对改善生活的渴求, 其实并无二致。提案建议「增加劳动者特別是一缐...

政府推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愿景是「重预防、治未病」,改善巿民的整体健康状况。为配合蓝图发展和解决医生不足问题,政府大力吸引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执业。目前免试认可的75间海外医学院,绝大部分来自英美澳加,印度亦有学院上榜,内地只有3家,但都限定以英语授课。很多香港学生升学的中山大学,虽然亚洲排名不逊于印度院校,却未获纳入名单,整个广东省的医学院都不获免试认可。 医护流失率偏高,公营医疗系统尤甚。香港目前每1,000人口只有2名医生,低于新加坡和日本的2.5名,远少于英国3名和澳洲3.8名。医管局主席范鸿龄早前表示,只有50名海外医生...

今日大年初五,是假期后首个上班日,祝全港打工仔女开工大吉,兔年升职加薪,工作顺顺利利! 开工大吉,最重要当然是职业安全。新春前接连发生致命意外,令人痛心。各行各业在新一年要更注重职安,政府做好监管工作,修例要快马加鞭,为宝贵生命提供更多保障。 有序恢復通关加上确诊宗数持续回落,香港已踏上復常之路。在此重要关头,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扶持更要加大力度。早几日,工联会立法会议员一齐向财爷拜年,促请新一份财政预算案积极回应市民诉求,包括设立「创就业復业基金」协助「重灾」行业重新出发,以及发放10,000 元电子消费券等。 就业是民生之...

兔年将至,趁年廿八向广大市民、打工仔女拜个早年! 过去一年,我作为议会新丁,始终牢记实践参选抱负,坚守爱国爱港理念,团结各界,努力创造一个人人有机会、人人乐业安居的社会。未来一年,将聚焦「让劳工分享经济成果」、「推动跨境合作」和「完善职安保障」三方面工作,继续撑劳工、为基层、争公义。 特首在施政报告提出「劳工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元素,应当分享经济成果」,惟最低工资苦候4年只调至40元。劳工界一直强调「劳动尊严」,辛勤工作的收入不应低于综援水平,但劳福局局长却表示「返工唔止搵钱」、「有工返生活会开心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