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一度的最低工资谘询期在六月底已完结,稍后最低工资委员会(低资会)将进行退思会,商讨今次最低工资的调整。本人期望委员们在商讨时都能体恤底层劳工在疫情下的辛酸,他们均不愿领取综援度日,并更想透过双手为自己的生活而努力。 微薄工资被通胀蚕食 早前,本人参与工联会「疫境同行展关怀」行动,向困难家庭的工友送上关爱物资及慰问,其中一位住在劏房的工友的情况使我印象深刻,她原在某大便利店工作,时薪四十二元,每星期六天工作,每天工作八至十小时,惟早前因身体不适而被逼辞退工作。现时丈夫是唯一的家庭经济支柱,可是她的丈...

世界衞生组织曾拟出32 个可具体量化的健康城市指标,当中除了有「死亡率」和「儿童疫苗接种率」等健康相关指标外,还加入「失业率」和「收入低于平均所得之比例」等劳工相关指标。可见一个健康城市应兼顾健康、工作、生活和环境等方面的品质。令人遗憾的是,香港虽推广健康城市概念多年,劳工指标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在职人士普遍难以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与健康城市目标相差甚远。 「工时长、压力大」,几乎是每位本港在职人士的真实写照。瑞银集团于2018 年研究指出,香港人每周平均工时高达52 小时,为77 个调查城市之冠。全球最劳累城市排名,香港连...

两千多年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都是秉承了孔子制礼订乐的思想,百行以孝为先。可是,一场世纪疫症,夺去了约万名长者的生命,死者沒有尊严的死去,家属没有心理准备接受死亡的消息,甚至与自己的至亲缘悭一面,终身愧疚。 香港的安老护老政策严重滞后,特別是第五波疫情下,突显了不足和缺失,这令政府茅塞顿开,着手解决日积月累的问题。《2022年院舍法例(杂项修订)条例草案》在5月13日刊宪,就院舍人手比例、住客人均楼面面积、制度、规定及罚则等进行革新,无疑是一个新开始。 政府要做好安老护老服务,除了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政策,亦需要其...

李家超高票当选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众望所归,在此再次祝贺,期望他团结香港各界, 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长期困扰香港的深层次矛盾。劳工界认同,强化施政效能,打造一支敢承担、肯做事的施政队伍,能够解决问题,让市民受惠、提升幸福感。 「讲得出,做得到」是一个关键,我们劳工界留意到其竞选政纲中,特別强调要发展多元经济创造优质就业机会,让年轻人有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检讨政府外判制度和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等,着力改善劳工待遇及居住质素。 上周又有搭棚师傅跌死的不幸事件。严重工业意外频生,反映香港职业安全问题亟待处理。政府应加...

香港的公营医疗系统长期承受沉重压力,从专科门诊轮候时间不断创新高,到第五波疫情爆发时显露急症室轮候时间及病房使用量远超负荷,都在指出香港公营医疗系统已超越临界点。医院管理局最新资料显示,眼科的专科门诊稳定新症轮候时间超出三年,内科轮候达两年七个月。为解决问题,近年财政预算有关公共衞生的拨款逐年提升,二○一七/一八年度衞生方面的政府经常开支六百二十六亿元,二○二二/二三年度提升至一千二百七十九亿元。两个「十年医院发展计画」亦着手重建老化的医疗设施,以应对各联网未来的医疗需要。 医生短缺 现行手法难解决 硬件尚可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