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多年,香港经济增长锐意走向「知识型」发展格局,经济转型受到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工联会早於1999年进行严谨的调查研究,了解「知识型经济」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香港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并没有直接关係。预计在本港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下,产值劳动含量递减速度进一步加快,难以维持较高的就业增长率,当中尤其未能创造大量合适低技术劳工的就业机会。 2002年,工联会再对未来就业环境进行评估,总结出受到外围经济疲弱、本港内部经济调整和劳工市场呈现重大压力的影响,香港势将长期受到失业问题的困扰,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社...
香港作为亚太国际大都会,经济倚重金融、工商支援服务、物流、旅遊四大支柱产业,但这不足以满足教育程度、技术、年龄、社会阶层各异的劳工阶层的就业需要,使「结构性失业」、「无就业復甦」等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旅遊业当中包括了高劳动含量的分类行业,亦包括了知识型产业的职位,所涉及的工种广泛,适合不同学歷、工作技能及兴趣的劳工投身工作。若行业得到政府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及措施上的配合,鼓励商界积极投资,行业发展必能为劳工阶层带来贡献。 从外国经验所得,发展旅遊行业之成功,有赖政府对行业发展有明确而前瞻性的政策及资金上的支持,提供...
香港的福利制度主要由政府承担,但自从政府削减公共福利开支後,非政府组织的角色渐趋多面化,不再只局限福利安全网的提供者。非政府组织在就业上的角色愈来愈大。低学歷、低技术及中年人口最易被排斥主流就业市场。於是,政府提出发展社会企业,以达纾缓贫穷、失业、为弱勠人口充权,及扫走就业障碍的作用。报告尝试剖析本港非政府组织角色,以及它们在就业方面的功能。 社会企业是指结合商业模式和社会理念於一身的企业。这种企业有别於商业机构,也不同於传统福利团体。社会企业会以「再投资」的方式,把盈馀储下来成为日後企业的经营费用,或用於其他社会...
随住全球化对经济生产工序,生产结构带来的影响,僱主/ 公司的理财及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开始改变,更改僱佣模式,改聘大量兼职、临时工和假自僱职位,取代正规僱员的人手;令僱佣关係从长期、清晰、稳定及赋有保障,变成短期、不清晰、不稳定和欠保障的聘用模式。这些改变令员工容易遭受不公平和不合理对待,降低就业稳定性。近年本港兼职及合约工数目持续上升。大部分兼职和合约工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饮食、酒店、社区、社会及个人服务业。 由於僱主和僱员的市场力量往往不平衡,僱主可以操控就业市场的职位供应数目,降低僱员的议价能力,令就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