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首刚在施政报告信誓旦旦表示:「针对人力需求殷切的行业,政府会以先导形式推行职业教育和就业支援计劃,结合有系统的学徒培训及清晰的进阶路径,为相关行业吸引和挽留人才」。言犹在耳,3月底劳顾会一份「26个建造业工种的人力培训清单」引起政府欲加快输入外劳的疑雲。虽然劳福局事後澄清「培训清单」旨在加强培训,绝非要输入外劳。但工联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却发现,「培训清单」中有关机电工程的6个工种,建造业议会在2009-2012年间根本从未有提供任何培训课程,直到2013年才仅仅提供不超过100个的培训名额。 建造业议会提供的培训名...

日前,特首表示现时社会对取消强积金的对沖机制未有共识,不会就有关法例作出修订。可是,社会在这方面真的一点共识也没有? 政府深明共识重要 共识从来都不是自然而生,而是透过不同意见人士之间的沟通,了解彼此观点、理据,缩窄分歧而成。每个共识都需要各方本着有商有量的态度,仔细研究当中利弊、权衡轻重,继而化解矛盾、谋求共赢。现届政府在多项社会政策上,都致力做好谘询、沟通工作,目的就是希望凝聚共识,让政策得到广泛支持,顺利推行。尽管过程艰巨,但依然迎难而上,足见政府深明箇中道理。不过,在这个涉及广大打工仔退休生活,对社会未...

上年年底人口政策谘询期间林郑月娥高调表示零售业正面对「劳工短缺」,政府有需要考虑输入外劳。商界随之高唿输入外劳。但对於由财政司委任、肩负提出解决零售业「劳工短缺」方案的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下称「零售小组」)所提出的5项建议(当中并不包括输入外劳),政府及商界却甚为冷淡,今年财政预算案中更只静悄悄增拨1 亿3,000 万落实5 项建议。与输入外劳相比,其热切及关注程度实在差天共地。 提升行业工资、扫除无良剥削行业陋习 零售业人才流失的主因在於人工偏低及刻薄的工作待遇,包括佣金「跑数额」超高、长期缺乏在职培训、工时长、工作需...

近年香港不少行业深受技术专才短缺、老化及断层等问题困扰,职业训练局逐推出「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劃(下称先导计劃),透过新增学徒训练「培训津贴」及规定僱主承诺以10,500元的工资水平聘用完成学徒培训的青年人,期望为到机电工程、飞机维修及汽车维修等多个技术性行业吸引及挽留人材。「培训津贴」及「规定工资」两项新措施表面上无疑「诚意」及「创意」十足,但到底整个先导计劃是否真的能够切中要害,重新为到香港的技术行业注入新动力呢?情况恐怕并不乐观。 「培训津贴」妨碍即时入行 目前学徒计劃的特色为「即时就业、在职培训」。僱主只需与年青...

今年财政预算案宣布增拨1.3亿元,落实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提出的五项解决零售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建议。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批评,新增拨款在「提升待遇」及「增强培训」两方面的分配极不平衡,提醒政府挽留零售业人才,「提升待遇」及「增强培训」,缺一不可。 工联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工联会职训就业委)、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联同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郭伟强,约见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苏锦樑局长,就政府增拨1.3亿元解决零售业人才流失问题,提出三项主要建议。 建议(一):彻查政府「贴钱」僱主也冷淡聘请零售业「学徒」之因 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