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年底人口政策谘询期间林郑月娥高调表示零售业正面对「劳工短缺」,政府有需要考虑输入外劳。商界随之高唿输入外劳。但对於由财政司委任、肩负提出解决零售业「劳工短缺」方案的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下称「零售小组」)所提出的5项建议(当中并不包括输入外劳),政府及商界却甚为冷淡,今年财政预算案中更只静悄悄增拨1 亿3,000 万落实5 项建议。与输入外劳相比,其热切及关注程度实在差天共地。
提升行业工资、扫除无良剥削行业陋习
零售业人才流失的主因在於人工偏低及刻薄的工作待遇,包括佣金「跑数额」超高、长期缺乏在职培训、工时长、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等等的行业陋习。本年4 月就有一名丰泽分店经理不堪工作压力而割颈自杀。因此零售业界必须进行改革,包括提升工资及改变不合时宜的就业模式以杜绝人才流失。事实上,「零售小组」提出的首项建议就是推动僱主「採取良好的人事管理政策」,包括提高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及制度。然而奇怪的是,1 亿3,000万的拨款却连一毫子也未有分配去执行这项建议。政府只重申继续利用现有平台,例如零售业三方小组推动良好的人事管理政策。可笑的是,若然过去的措施有效,零售业的刻薄及无良剥削等行业陋习也不会多年不改吧。其次,「零售小组」第二项建议「更针对性地为零售业提供招聘、就业及职业配对服务」同样未获得任何新增拨款。
「贴钱」帮你请人 反应冷淡
第三项建议「加强零售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获得政府花了超过一半的拨款7,000万元,开办类似学徒性质的零售业「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劃」。先导计劃的特色是向学员发放平均每月2,000 元津贴,「贴钱」协助僱主吸引年轻人以实习生身分即时受聘开工及接受培训。尽管如此,素来强调零售业职位空缺高达8,100 个的资方,竟然只向政府承诺今後3 年每年提供400 至500 个实习名额,其冷淡态度与急切争取输入外劳实在南辕北辙。
第四项建议「提升零售业形象」获得1,000 万元拨款,与香港零售管理会合作推出宣传计劃。但零售业形象能否提升,实在视乎其事业前景、薪酬福利和工作条件是否有所改善。如今政府只与商界合作举办「形象工程」,实在大有偏私不公之嫌。最後一项建议「改善生产力」则获得馀下的5,000 万元拨款。
走笔至此,相信读者不难发现政府与商界是如何厚「输入外劳」而轻「5 项建议」。1 亿3,000 万元恐怕不是静悄悄地花掉,就是沦为商界的「形象工程」开支罢了。
1.3亿元拨款分配 |
|
「零售小组」5项建议 |
港元 |
1. 採取良好的人事管理政策 |
没有新增拨款 |
2. 更针对性地为零售业提供招聘、就业及职业配对服务 |
没有新增拨款 |
3. 加强零售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
七千万元 |
4. 提升零售业形象 |
一千万元 |
5. 改善生产力 |
五千万元 |
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理事长邓祥勝
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员会主任唐赓尧
明报-观点版-A24
201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