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特首表示现时社会对取消强积金的对沖机制未有共识,不会就有关法例作出修订。可是,社会在这方面真的一点共识也没有?
政府深明共识重要
共识从来都不是自然而生,而是透过不同意见人士之间的沟通,了解彼此观点、理据,缩窄分歧而成。每个共识都需要各方本着有商有量的态度,仔细研究当中利弊、权衡轻重,继而化解矛盾、谋求共赢。现届政府在多项社会政策上,都致力做好谘询、沟通工作,目的就是希望凝聚共识,让政策得到广泛支持,顺利推行。尽管过程艰巨,但依然迎难而上,足见政府深明箇中道理。不过,在这个涉及广大打工仔退休生活,对社会未来影响深远的问题上,政府却显得无心无力,实令市民大感失望。
远水岂能扑灭近火
强积金是本港退休保障制度下的重要支柱,虽然运作至今出现种种流弊,但依然有其贡献,加上政府和积金局不时为制度进行修补 (如:半自由行、修订供款额的上下限等),的确能改善部份打工仔的退休生活。不过随着僱佣模式转变,社会出现愈来愈多合约工和外判工。这类工友工作稳定度低,平均两三年便面临一次被遣散。当他们不幸遭遣散时,僱主往往利用强积金支付遣散费。不过,遣散费的功能应是僱主遣散时,给予工友的补偿,帮助他们解决突然失业所面对的困境,性质明显与用作退休保障的强积金截然不同。无奈地,对沖机制却允许僱主以强积金抵销遣散费,工友的强积金便白白被沖走。
对沖机制为祸甚深
14年来,强积金依然为大部份打工仔所诟病的主因之一,正是违反设立原意的对沖机制。单以2002-2012的10年计算,对沖制度便由每年沖走7.5亿,升至22.7亿,足足是当年的3倍多,而且被沖走的金额每年持续攀升。一个原意为本港打工仔及早储蓄和投资、妥善部署退休生活而设的制度,如今竟每年白白被沖去2千多万,试问打工仔怎会满意?更值得注意的是,失去强积金保障的打工仔,尤其是低收入一群,退休後生活一旦陷入困境,政府同样需要抽拨资源支援他们。最终政府亦不能置身事外,自食其果。
普罗大众已有共识
世界银行早於上世纪已提出退休保障必须包含三大支柱 (社会保障计劃;强积金;自愿职业退休计劃)。2005年更进一步提倡多加两大支柱 (公共退休保障计劃;非正式支援、其他正式的社会福利计劃及个人资产)。无论是那种模式,强积金依然担当重要角色,尤其本港现时仍主要沿用三大支柱的退休保障模式,强积金更显重要。可是对沖制度已令强积金「跛」了脚,成效大打折扣,根本无法与其他支柱作出配合,保障市民退休生活。市民、打工仔的声音已经非常清晰。资方虽有顾虑,但亦非无法消除。如今只待政府显示决心,履行责任,积极促进劳资双方进行磋商,循序渐进,有商有量地逐步降低对沖比率,甚至取消对沖机制。长远而言,政府应彻底改良强积金制度 (如:尽快设立核心基金、降低行政收费),并及早设立由政府、僱主、僱员三方共同供款的退休保障制度,以弥补现有制度的不足,让广大打工仔真正得到妥善的退休保障。
林淑仪
香港工会联合会会长
2014年6月4日
星岛日报A14/每日杂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