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近期本港多家上市公司及大型护肤品牌相继进行业务重组或裁员,工联会权益委员会(下称工联权委)表示极度关注,并唿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面对市场变化与业务调整时,应首先通过内部调整与资源整合,避免人才流失。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裁员绝不应是企业的首选方案,而应作为最后的手段。 对于不得不进行裁员的情况,企业有责任为被裁工友提供更为适当的遣散安排,并按僱佣条例支付一系列的遣散补偿,务必将对员工的影响和冲击减至最低。工联权委唿吁所有企业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工友,尊重他们的劳动付出与职业发展。 此外,政...

6月18日,《2025年僱佣(修订)条例草案》于立法会三读通过,并将于6月27日刊宪,经修订的「连续性合约」规定将于2026年1月18日起实施。新修订将原有「4118」连续性合约规定,改为以4周合计68工时作计算,即俗称「468」。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工联权委)对此表示支持,认为新修订堵塞了原有规定的漏洞,以4周作整体计算,避免过去出现总工时超过72小时,但每周工时不足18小时,导致工友未能获得法定保障。同时,降低总工时要求也可以让更多兼职、零散工工友进入「连续性合约」的门槛,享受僱佣条例下的法定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潜在劳动力投入就业市场。 「连续性合...

6月17日,劳工处公布「补充劳工优化计划」(优化计划)即日实施加强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措施。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工联权委)一直强调输入外劳的大前提必须确保本地劳工优先就业,我们欢迎劳工处从善如流,推出措施保障本地工人,但有关措施必须严格执行,避免政策原意落空。同时,优化计划输入大量外劳对特定行业造成严重冲击,特別是无上限批出申请,以至本地行业工友就业困难,促请特区政府检讨及调整各项输入外劳计划,特別是优化计划,对于失业严重的行业及工种,冻结并逐步削减输入外劳的名额。 新措施从善如流值得肯定 重在执行 新措施...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联同相关工会代表,6月17日与劳福局、发展局代表会晤,对政府新增渠道于3年内输入一万名引入技术工种专才表示极度关注。 会上,各人提到任何输入外地劳动力的政策必须以保障本地就业优先为大前提,建议政府应充分了解行业的情况,并加强与工会之间的沟通。同时,希望特区政府大力推动业界改善行业的薪酬待遇及工作强度,吸引本地人入行,具体建议如下: 1. 定期向劳顾会交代有关计划的申请情况,公开各工种实际输入人数及流向,每年检视计划实施成效,必要时终止部份工种输入,保障本地工人优先就业...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权委)、饮食业职工总会(饮食工会)和酒店及餐饮从业员协会(酒餐工会)积极跟进景乐集团员工权益事宜,今日(6月9日)安排职员和义工分別在西九龙区、屯门区、观塘区和东港岛区的劳资关系科,协助受影响员工落案追讨,总人数约120人,保守估计追讨金额最少超过1000万元(主要有代通知金、假期、遣散费/长服金等),年资由最短两个月至听到最长30年,其中有员工正处于工伤阶段,可能需要由保险公司继续支付相关工伤补偿,另外有员工指出僱主均有拖欠强积金供款,暂时听到工友由3个月至7个月左右,工联会现正向积金局查询,员工也希望能追回供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