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波疫情揭示了不少問題,當中以安老問題尤甚。至今累計死亡個案逾八千宗,九成半為60歲以上長者;安老院舍更是重災區,九成以上院舍爆疫,職員染疫導致照顧人手不足,染疫長者慘淪醫院和院舍之間互推的人球,特區政府高薪聘用內地人手仍無法解決院舍即時的人手不足等,種種問題都源於疫下預案不足,以及政府安老政策長期落後於老齡化發展所致。 人手短缺是安老行業持續面對的問題。疫情爆發,不少職員染疫,人手更加緊絀。社署開出3.1萬元的高薪聘用內地護理員來港,但急就章式的招聘僅是杯水車薪。在本地失業人數新高的情況下,社會上有聲音提議,何不招聘...

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不但染疫人數眾多,死亡率更超越英、美、韓國等地,有本港專家直指,香港死亡率較高的核心原因,是疫苗接種率低。以新加坡為例,同樣面對傳染力極強的Omicron,去年8月八成人口已「打齊針」,成為全球完成接種率最高的國家,而且當地長者的疫苗覆蓋全面,截至今年2月中,該國70歲以上長者疫苗接種率已超過九成,但當時香港長者接種率只有三成左右。所以即使同樣面對Omicron來襲,新加坡的死亡率遠低於香港,由於接種疫苗可減少重症,因此即使新加坡出現Omicron本地個案爆發,也沒有令當地醫療系統陷入崩潰。 在第五波疫情中,長者以「生命」來證明...

在第五波疫情衝擊下,內地3月14日實施了新的防疫規定,大量跨境貨車司機因此停工、失去收入,工聯會及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成立關注組,收集了逾千名跨境司機的意見,並向港府和內地提出建議方案,迅速獲得了積極和正面的回應,令人鼓舞。 前幾輪疫情之中,受限於內地與本港兩地防疫限制和規定不斷加碼,不少本來居於內地的跨境司機兩年來有家歸不得。工會向當局提出多項建議,並在去年施政報告諮詢會上直接向特首表達司機們的慘況,希望能盡快解決相關問題,但無奈基於疫情而一直未能得到紓解。而這一波疫情更為嚴峻,內地3月中開始進一步限制,跨境貨車司機被禁...

在第五波疫情初期,社區隔離設施、床位、檢測人手都嚴重不足,加上醫護紛紛染疫倒下,疫情急速擴散。中央部門、省市、自治區等在這困難時刻伸出援手,鼎力支持香港抗疫工作,全面體現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 中央為香港興建6間方艙醫院,青衣方艙早於2月28日完工,其餘5間亦在三月份內完工,最後落成的元朗潭尾方艙醫院亦已於上周四交付港府,建設神速,提供2萬張社區隔離床位,大大補充香港隔離設施不足的困境。 近來疫情高峰已過,確診數字逐步放緩,上周六確診數字已下降至四位數。中央援建的方艙醫院,以及其他隔離設施,足夠應付確診者的...

政府早前推出了新一輪保就業的援助措施,儘管仍有所不足,但讓人喜聞樂見的是終於展現了一些新風貌,例如修正了之前一直為人詬病的「錢無法直接到工友手中」等問題,又首次推出了臨時失業支援計劃,都是工會爭取多時、工友望眼欲穿的,終於在這一輪看到了曙光。 上一輪保就業計劃中最多人批評的,就是計劃實際上均以僱主為資助對象,款項無法直接落到工友手上。政府今次終於吸收了意見,要求僱主將政府提供的工資補貼悉數用以支付每名資助僱員的工資,不能由僱主自行調撥,讓打工仔女能切實受惠。 首次推出了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甚至放寬到停薪留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