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日)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工联权委)与积金局会面,就完善强积金制度展开交流及讨论,望强积金可加强对僱员的保障。会上,工联权委提出多项重点建议,包括要求增设强积金保证回报计划、儘快调整强积金供款上下限;同时,亦对积金易平台的建设进度表达关注。
工联会理事长黄国与副理事长及权委副主任苏栢灿、副理事长及权委副主任林伟江和饮食业职工总会权益总幹事招冠聪,就多项如何完成积金局制度问题,与积金局主席刘麦嘉轩、行政总监郑恩赐等积金局代表交流意见,工联会亦向积金局递交意见书。
工联权委年初曾进行一项意见调查,近九成半受访者强积金户口结余亏蚀,逾八成不满回报,八成半人认为强积金未能应付退休生活,结果正正反映强积金制度未能做到「积谷防饥」,僱员被强制供款却未能保本,劳碌半生的血汗钱买少见少,结余难以应付退休后的生活开支。
强积金制度已实施超过二十年,期间经歷种种挑战,积金局及政府先后作出多项优化,如取消强积金对沖、推动「积金易」平台等等,值得肯定,强积金现正迈向第三个十年,制度也是时侯再进一步完善及优化。除了保证保守型基金的供款跑羸通胀,更要调整强积金供款的上下限,加强低收入人士的保障,让港人再无后顾之忧。
强积金回报率保证有跑赢通胀回报
强积金与一般的投资概念不同,大部分打工仔女追求更多的是保本及稳建的回报。然而,我们比较与强积金制度同月诞生的38只「保守基金」、「保证基金」,结果发现它们推出至今的年化率回报只介乎-0.08%至2.54%。与同期通胀率约1.8%相比,有33只是跑输通胀,比例超过八成。即使表现较好「保证基金」扣除通胀率,每年亦只有不足1%的回报,完全未能做到保本增值。
工联会一直要求强积金增设保证回报率达「通胀+1%」的产品,年初政府承诺未来政府发行的绿色债券和基建债劵拨出一定比例优先供强积金基金投资。我们乐见政府踏出第一步,为强积金推出保证回报产品提供基础,但计划仍需不断改善及优化,未来强积金的发债应参考「银色债劵」,年息率保证4厘,扣除每年2至2.5%的通胀率,也有1.5至2%的正回报。
调整供款上下限不能一拖再拖 为低收入人士代供强积金
根据《强积金计划条例》,积金局必须每4年对强制性供款最低及最高水平进行不少于一次检讨,但现时分別为$7,100元$30,000的两个水平已十年沒有调整。若参考条例订明的检讨供款上下限的两大调整因素,最低入息水平应为每月就收入中位数的50%;最高入息水平为每月就业收入分布第90个百分值的每月就收入。
以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估算,最低及最入息水平应分別为$10,000及$55,000,假设上调至上述水平,僱员及僱主每月供款上限约$2,750,比目前供款上限$1,500高$1,250,相差超过80%。上述数据显示供款的水平并未跟上社会工资的增长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供款的下限,现时每月入息少于$7,100的僱员无需供款,只有僱主有责任为其供款,导致这阶层的僱员所累积的强积金十分少,其强制供款根本未能应付退休生活,虽然政府承诺待2025年「积金易平台」推行时,将落实为低收入人士代供强积金。不过,现时政府却选择冻结调整供款上下限,需知道最低工资水平已调升至$40,一个赚取最低工资的全职僱员的每月入息也远超$7,100,情况正正显示下限过低,而且政府的政策欠缺协调性。
对于积金局建议,冻结调整供款上下限,我们对此表示不满及不同意,要求有关方面应严格执行定期检讨强积金供款上下限水平。
关注「积金易」平台建设进度 取消强积金对沖宜多做解说
「积金易」平台关乎多项措项的落实,直接影响取消强积金对沖的安排;落实政府承诺为低收入人士及自僱人士代供强积金的建议;以及透过平台的运作全面降低强积金的行政费。积金局应加以督促平台承办商按期完成平台建设,实现2025年全面运作及完成全部强积金计划过渡的目标。
另外,工会近期收到工友查询取消强积金对沖后的新安排,不少僱主及僱员都误以为在实施前便不用对沖,冀当局可多做解说工作,向工友提供更多资讯。
随着港人预期寿命越来越长,高龄海啸未来将席捲而至,如强积金不修护短板,未来社会福利负担势更重,未来的就业人口也需为更多退休人士承担生活开支,政府有道德责任确保打工仔女供款有合理、有保证回报,保障劳碌半生的打工仔女可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