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性公積金計劃(強積金)今年實施20周年,但此保障香港打工仔女退休生活重要支柱卻未能令僱員安心退休。香港工會聯合會權益委員會(工聯權委)今日(10月5日)發布的網上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58%受訪在職人士不認同強積金可保退休生活,近65%不滿或非常不滿強積金回報。工聯權委指,調查顯示追不到通脹及市場回報是僱員不滿主因,因此政府應負回社會道德責任,另設有保證回報強積金計劃,而調查亦正好反映,若推出政府負責營運有保證回報產品,近79%受訪者會考慮選擇。
為了解在職人士對強積金意見,工聯權委上月18日至25日透過網上問卷成功訪問6,226名在職並有供強積金人士。工聯會理事長黃國總結調查結果指,44.7%受訪者不認同強積金可保其退休生活,13.1%更對此說法表示非常不認同,「回報率過低,甚至有機會蝕錢」及「基金管理費太高」是最多人認為現行強積金計劃的問題。
另外,52.5%被訪者不滿意強積金回報及表現,12.4%更表示非常不滿意,涉及的4000多名受訪者中,超過72%認為追不到通脹是他們不滿強積金原因,管理費蠶食回報則是第二元兇。被問到如果推出政府負責營運的強積金基金產品,回報率預計與外匯基金複合年度回報率相近,高達56%及22.6%表示會考慮及很大機會考慮選擇;至於保證回報水平,近4成2人認為應定在跑贏通脹水平,3成人認為至少追到通脹。
政府承擔道德責任 引入良性競爭
黃國指,強積金涉及300多萬打工仔女切身利益,供款金額已滾存到近1萬億港元,如何令僱員退休保命錢更保本增值須檢討完善。他認為,打工仔女不太懂投資,以政府作受託人由外匯基金投資管理強積金並設保證回報是一個可取方案,至於保證回報定位等細節可進一步研究。
截至今年6月底,外匯基金管理總資產近4.2萬億港元,而1994年至去年外匯基金的複合年度投資回報率為4.8%,跑贏同期2.1%的通脹率。黃國強調,港府推出與通脹掛鈎或有保證回報產品概念早已存在,iBond就是好例子,而政府落水亦可為強積金市場帶來良性競爭,有望令私營基金受託人減收行政費及提升回報率,而且計劃不涉額外公帑開支,因此政府是時候承擔其社會道德責任。對於有政界人士倡議讓市民提取強積金應急,黃國指強積金累積款項有限,如提早領取,將更無法保障打工仔女退休生活,有違計劃原意。
跑輸通脹 工友憂退休生活
任文職的Amy表示投身職場已13年,由於自己對投資不熟悉,故只求強積金穩陣、有合理回報,但最近查閱強積金最新結存,發覺跑輸通脹,與期望有一定落差。Amy表示,自己尚有約30年才退休,故一直以「穩中求收益」為目標,超過6成強積金資產放在傾向保守型基金,其餘為中高風險基金,當見到強積金滾存跑輸通脹,她對強積金能否讓退休生活有基金保障感憂慮,而若政府推出有保證回報產品,她有興趣加入:「至少追到通脹,管理費又少啲,打工仔邊有咁多時間同知識管理MPF。」
自僱人士登記率低 保證回報增吸引力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指,調查結果明確反映打工仔女要求優化強積金計劃,而強積金增值效果有限,對自僱人士欠吸引力,導致登記率偏低,根據積金局今年6月數字,29萬自僱人士只有不足22萬人登記,登記率僅約74%。可是,疫情期間政府多輪資助及津貼措施,偏偏規定自僱人士要有強積金戶口才符合資格申請,令大批自僱者無法受惠,若政府另推有保證回報強積金計劃,可提升自僱人士及自由工作者參與率,打工仔女亦多一項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