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下稱社委)最新一季的「兩餸一湯指數」結果顯示,大部份食材於2014年上半年的平均價格都有上升,其中6月份的菜心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一成。調查發現,東涌居民買「兩餸一湯」需要超過120元,反映新市鎮的食材價格為基層市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更顯示規劃嚴重失衡。
社委自2011年透過定期公布「兩餸一湯指數」,監察本港各項食材的價格變化。「兩餸一湯指數」按3至4人家庭的份量,揀選7項食材作為「兩餸一湯」的參考指標。包括1斤菜心炒6兩牛肉、2兩梅菜蒸12兩鯇魚,以及番茄薯仔瘦肉湯,材料各半斤。
調查比較十八區街市於2013年和2014年6月的價格變化,鑒於近月通脹放緩,有九區街市的價格下跌,但仍有四區街市的平均價格上升超過一成,其中離島區逸東邨街市的平均價格由去年的109.1元上升至124.5元,升幅高達14.12%,其次為荃灣區楊屋道街市(12.12%)和沙田區正街街市(11.58%)。而「兩餸一湯」的價格由2013年6月的105.49元,升至2014年6月的106.5元,升幅為0.96%。
調查發現不少新市鎮的食材價格高企,特別是離島區的逸東邨街市,其2014年第二季的「兩餸一湯」平均價格高達118元,為全港最貴。另外,上次調查仍是最平的荃灣區楊屋道街市,其位置由屯門區新墟街市取代,楊屋道街市第二季的平均價格為106.04元,較第一季上升了4.38%。
社委主任兼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東涌的逸東邨街市成為全港最貴的街市,反映了當區的規劃嚴重失衡。領匯擁有東涌所有公屋的商場和街市,當中包括逸東邨街市,其餘的商業空間則為港鐵發展物業,在欠缺街道店舖的競爭下,東涌的食材價格價飛升。另外,去年競爭政策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報告更指出(見註),逸東街市內四檔的豬肉零售商均由同一名經營者管理,存在「壟斷」問題,令當區消費者無奈接受獨市生意。
社幹譚芷菲表示,統計處6月23日公佈2014年5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其按年升幅(即基本通脹率)為3.5%,但今次「兩餸一湯指數」顯示,數個地區的升幅遠超基本通脹率,當中不少地區有很多基層市民居住,若食材價格繼續上升,她擔心基層市民難以負擔。另外,譚芷菲認為雖然荃灣區的規劃較東涌好,楊屋道街市附近有不少商店或檔攤供居民選擇,但楊屋道街市的「兩餸一湯」價格升至106元,反映了荃灣區近年不斷起豪宅,令該區的食材價格一再攀升。她擔心若情況惡化,會引起社區二分化的問題。
麥美娟建議政府要推動東涌的社區經濟,在發展大型商場的同時要保留有利基層消費和社區經濟的空間,滿足基層市民的需要。而政府在未來的新市鎮規劃之中,除了照顧市民的住屋需要外,亦應著力發展新市鎮的多元經濟。
現時很多地區例如東涌、天水圍、馬鞍山和將軍澳的街市均是由領匯管理,居民在缺乏選擇下被逼「捱貴餸」,社委要求政府重新研究有關街市的政策,並盡快增建食環署市政街市、熟食市場、墟市及夜市,令市民有更多的選擇,紓緩基層市民在購買食物方面的負擔。
註一
競爭政策諮詢委員會,2012-2013年度工作報告,P.7
參考網頁:http://www.compag.gov.hk/chi/report/Compag_Report_2012-13_Chi.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