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政府正式推出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旨在為日常使用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出行,而公共交通開支較高的市民減輕交通費用負擔。因此,香港文職及專業人員總會於2019年3月進行「2019年會員薪酬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意見問卷調查」,希望透過問卷調查了解一眾「職場熊貓」對是次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意見,同時亦希望透過問卷了解會員在2019年的薪酬狀況,以便工會作出政策倡議。
是次調查共收回307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中有66.4%為女性,33.6%為男性;年齡層主要集中在30-39歲(25.5%)、50-59歲(22.7%)及20-29歲(20%);行業方面則較多為一般文職(44.5%)及教育 (9.1%)。
經濟前景持續不明朗 僱員難享經濟成果
文專總會副會長兼權益及社會事務委員會主任陳勇華表示,是次調查中接近38.2%的受訪者在2019年遭到凍薪或減薪(37.3%遭凍薪,0.9%遭減薪),而且在獲得加薪的受訪者中,超過七成(76.8%)加薪幅度低於6%,情況值得令人關注。
根據摩根士丹利預測,料香港2019年實質GDP增長會放緩至2.4%,對比2017年及2018年分別為3.8%及3.3%,並料本港2019年通脹預測為2.2%。陳勇華表示,在經濟前景持續不明朗的情況下,對於 2019年通脹持續,住屋、食物及電費等日常開支不斷增加,分別有75.7%和55%受訪者認為2019年的薪酬調整未能追上通脹以及對來年整體經濟情況感到悲觀。
計劃小恩小惠 無助減輕交通開支
特區政府今年落實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向每月交通開支超過400元的市民提供交通補貼,不少市民已經領取了1至3月份的補貼,每月補貼的領取限期為三個月。文專總會權益及社會事務委員會委員黃遠康表示,此計劃對於大部分每天都需要跨區上班的「職場熊貓」來說只屬「小恩小惠」。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受訪者每月的交通費開支大約為$400元至$800元(45%),其次為$801元至$1000元(21.6%)。按照現行計劃計算,交通費開支水平為$400元至$800元的受訪者最多只可獲得$100元的補貼, 而交通費開支水平為$801元至$1000元的受訪者最多亦只能獲得$150元的補貼,分別只佔總交通開支的12.5%及15%。因此,超過9成(92.8%)的受訪者認為是次計劃津貼額不足夠和完全不足夠,而79.3%的受訪者更表示計劃對於紓緩日常開支完全沒有幫助和幫助不大。而且,現時領取補貼的$400元門檻太高,對一些搭短途車上下班的「職場熊貓」幫助不大。調查結果顯示,近兩成的受訪者表示每月的交通費開支少於$400元,而近八成的受訪者更認為根據現行計劃門檻太高。
黃遠康亦提到,調查更顯示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表示現時領取津貼的安排方便及十分方便。現時市民可循224部為計劃而設的補貼領取站、便利店、超市以及八達通手機應用程式領取每月津貼,每月補貼的領取限期為三個月。雖然現行計劃的資助門檻過高及資助額度不足,但領取每月津貼的安排的確較為便民。
總結
陳勇華於總結發言時提到,工會曾於去年10月至11月進行「2019年會員薪酬意向及業界前景發展問卷調查」,當時工會建議全港僱主向僱員加薪5-6%,多與僱員分享經濟成果。可是,是次調查發現在獲得加薪的受訪者中,至少有超過七成(76.8%)的受訪者加薪幅度少於6%,而且仍有部分僱員遭到僱主凍薪或減薪,難以應付住屋、食物及電費等日常開支的升幅,情況實在令人憂慮。綜合今年度通脹水平及調查結果等多方面因素,工會建議全港各大小僱主向僱員加薪5%,多與僱員分享經濟成果,共度時艱。
黃遠康亦表示,有鍳於現時符合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的門檻過高,而且訂定補貼金額的百分比及補貼金額上限,或令短、中途的乘客受惠有限。而且,現行的資助金額額度亦較少,未能減輕一眾打工仔女的交通開支。故此,工會強烈建議特區政府優化計劃,包括降低符合計劃的門檻,即降低至市民每月公共交通開支300元或更低金額、提高補貼金額的百分比至最少為三分一、以及補貼金額上限,從而讓更多市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