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在出席公開場合時指出香港面對人口老化,整體勞動力下降的現象,並指某些行業人手不足,將「無可避免」地輸入外勞。本會認為,政府的口徑是為輸入外勞「試水溫」,尤其是藉近日巴士車長過勞引致車禍事件,製造輸入外勞的輿論壓力。本會強烈反對政府擴大輸入外勞,倘政府只聽從商界一方的見解,貿然擴大輸入外勞,將威脅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
本會認為,很多勞動力密集的行業,包括飲食業在內,人手短缺問題原因不單止是人口老化,更重要在於行業待遇不理想,薪酬與勞動力不成正比等等。事實上,以飲食業為例,很多僱主長期慨嘆人手不足,問題是僱主本身就不願意出資補充人手,減省人力開支,用盡僱員的勞動力,人手不足是必然現象。縱使現時飲食業的職位空缺比起其他行業高,但行業的薪金與1999年同期相比,抵銷通脹後,升幅竟不出10%,多年來都是原地踏步。
而且,飲食行內多存在劣行,如斷供或拒供強積金、報稅不足等等屢見不鮮;並要求僱員身兼多職,例如要求部長兼顧清潔工作等,工人每天困在濕熱狹窄的工作環境,應付十多小時的工作,造成很多職業病如燙火灼傷、筋肌勞損,飲食業的工傷數字是各行業之首。此外,大部分中小型以至大型的飲食集團,更採用「十八個月」合約聘請員工,以逃避支付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等應有福利。
此消彼長下,有一部分原先從事飲食業的打工仔,轉行往工資相若但工作條件較好的行業,例如保安業。以上證明飲食業並非缺乏人力資源,而是缺乏吸引打工仔入行的誘因,未能釋放可用的勞動力,除非改善工作條件,否則人手不足問題根本無法根治。
本會再三呼籲僱主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入職薪酬福利;政府必須著手改善勞工法例,切實改善勞工權益,訂立取消強積金對沖、標準工時等有利勞工的政策。切莫輕言輸入外勞,剝削香港打工仔女的權益。
飲食業職工總會
2017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