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今日(10月28日)在人力事務委員會就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作出簡報,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在會上感謝特首和局方吸收了勞工界和議員們的不少建議,例如優化培訓,亦陸續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中高齡就業計劃」及「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等,對此予以肯定。
局長回應立法會議員陸頌雄何時推行「代供強積金」時表示,勞工處需要先聘請顧問做研究,又說「代供強積金」將構成長期財政負擔,代供總金額也會因「供款入息下限」調整而增多,所以要先計數,要精算一下。
「代供強積金」是一項施政承諾,關乎三十多萬名低收入人士的退休福祉,黃國在會上指出,現屆政府勞福局2022年11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2024年1月,在回覆立法會質詢時均表示,會在「積金易」平台全面運作後,落實為低收入人士代供,促請局方堅定政策目標,2025年落實代供安排。
對於當局估算未來五年香港各行業人力短缺18萬人,黃國首先指出,香港的本地勞動人口參與率非常低,最新不足55%,遠低於新加坡69%、澳門63%,應該以更積極措施提振參與率。如果香港達到60%,其實已增加20萬人就業,輸入勞工的需求定必大減。局長表示,香港屬於人口老化最嚴重地區,提振參與率不易。觀乎15-24歲年輕群組,香港只有28%,同樣遠低於新加坡36%,可見問題不止於人口老化,期望局方更全面探討問題,找出辦法。
另一方面,香港不少技術人員仍面對「工時長收入低」的問題。以電梯技工為例,由學師到做師傅仔,需要大約五年,月入大約2萬至2.3萬元,看似可以,但其實很多是一星期工作六天,每天10至12小時,如此「困身」亦難吸引新一代入行,技術人員自然短缺。要解決少人入行、留不住人的問題,需要業界改善工作條件,政府也要擔起推動和鼓勵角色。
另外,黃國亦關注「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兩項人才計劃,上年度合共輸入45,699人,當中超過四成人的月薪為2萬元以下,比本地僱員工資中位數要低,令人憂慮「借引入人才之名行輸入廉價勞工之實」,衝擊本地就業。局方回憂薪酬較低可能源於部分人是短期工作,黃國已向局方索取更詳細資料,方便繼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