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離島海島遊 仍欠決心與魄力
特區政府秉持「無處不旅遊」理念,催谷盛事經濟,以推動旅遊發展。今年上半年,訪港旅客人次增至約2,100萬,按年增逾六成。但據數字,不過夜訪港旅客人均消費進一步減至約1300元,相比疫情前(2019年)的2200元,降低41%;相比近10年高位(2015年)2700元,更大減48%。顯示儘管客流量激增,卻未能有效轉化為旅遊收入。
與此同時,本港共有263座島嶼,離島區佔地17600公頃,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文化底蘊、歷史遺產以及海鮮美食,是香港旅遊富礦,對推動本港旅遊業發展意義重大。
為此,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副主席林志挺聯同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强辦事處、歷史掌故專家蘇萬興,在過去一個月依托問卷調研、實地考察(沙頭角-鴨洲-吉澳沿線)以及專家諮詢等方式,探討離島/海島遊的發展現狀、掣肘因素,試圖尋找到進一步提升其經濟價值的途徑。今日(10月8日)舉行發布會,旨在發布過去1個月的研究成果。
旅行模式更專業 消費意願待催谷
在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內,郭偉强議員辦事處在內地線上平台分發問卷,共收集到541份(有效問卷287份)來自內地受訪者的問卷反饋,結果顯示,內地旅客針對離島/海島遊,其「旅遊方式偏好」、「路線及體驗偏好」、「獲得旅遊資訊的方式」及「消費意願」都與以往傳統的旅遊模式有所不同。
具體而言,首先,在旅遊方式偏好方面,自由行因其靈活和個性化的特點,受到了67.6%內地遊客的青睞。其次,在路線及體驗偏好上,調研結果顯示,在旅行動機中,56.79%的遊客選擇旅程以放鬆身心和親近自然為主,反映出人們追求寧靜與遠離城市喧囂的趨勢,探索文化遺址與歷史(22.65%)和體驗當地生活方式(18.47%)同樣是遊客的關注重點。而在離島遊的餐飲安排中,相比海鮮大餐(29.62%),更多受訪者表示更期待「地道的當地小食」(56.1%),顯示了遊客對當地特色美食的濃厚興趣。最後,在增加內地遊客消費意願及設計附加服務方面,調查顯示,在跟團遊團費設計方面,大多數受訪者(54.36%)表示希望團費在每日500-1000港幣之間。此外,調查顯示夜間活動對遊客具有高吸引力,65.85%的受訪者表示有興趣參與;在涉及願意為哪些服務項目花費更多的選擇中,當地美食體驗(如烹飪課程)(60.63%)與自然生態旅遊(56.45%)最受關注,此外,地道的手工藝品或紀念品(47.74%)及高質量的導遊服務(48.78%)也頗受歡迎。
上述結果亦反映出遊客在追求海島/離島遊性價比的同時,對「專業」及「深度」體驗的需求亦在不斷提升。為此,郭偉强建議,本港業界應出台不同策略,在提升遊客體驗感的同時,從遊客的旅遊「新偏好」中,增加遊客的消費意願。設計兩天一晚或更長時間的海島/離島遊行程;增加售賣小食乃至正餐的艇仔,吸引遊客打卡及購物;研發海島和離島特色紀念品都是業界可考慮的選項。
郭偉强續指,此次除通過問卷調查,發現旅客離島/海島遊的消費模式有改變外,亦有在日前進行實地探訪等相關工作。以此次實地探訪的沙頭角-鴨洲-吉澳沿線為例,該路線曾在政府聯同香港旅遊業議會(旅議會)舉辦的「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比賽中,獲得六條最受歡迎路線之一的美譽,但實地探訪結果,卻與想像有出入。行程當日,遊客寥寥,而進一步查閱數據後發現,據香港警務處網上服務申請平台的「旅遊禁區許可證 - 個人申請」網頁顯示,警務處每日有提供2300個沙頭角個人旅遊名額供市民申請,但事實上,近兩個月內,96%以上的日期,預約人數不足一成。主因是沙頭角禁區雖開放旅遊,但範圍受限,並未將中英街納入遊玩範圍,極大地限制了遊客前往沙頭角旅遊的興趣,進而導致該線路遊覽旅客人數遠低於預期。為此,郭偉强呼籲,希望政府可以儘早開放中英街旅遊,讓港人進入中英街的便利程度向內地看齊。
此外,總結調查問卷結果、專家意見及實地探訪沙頭角-吉澳-鴨洲沿線的經驗後,共得出目前離島/海島遊面臨的五大問題。
五大問題掣肘深 遊客有心難出行
第一個問題,即:配套設施欠發展,交通不便難成行。郭偉强指,香港離島/海島交通配套及基礎設施不足,對遊客的出行便利性產生了顯著影響,以萬宜水庫東壩為例,其屬於限制區範圍,為保護環境,在此範圍通行的公共交通目前只有新界專線小巴第9A號線,但西貢萬宜水庫東壩向來是遊客前往香港必到景點之一,故受限於車輛禁令,每逢假期,時常會出現「黑的」劏客的情況。而不少離島亦面臨渡輪班次不夠頻繁、候船時間過長,甚至是渡輪班次及航線不斷減少的情況。例如,往返黃石碼頭及灣仔南風灣的街渡,就將於10月13日停辦,相信若此情況持續,將很大程度減少遊客前往離島區的旅遊意願。此外,有部分離島/海島部分地區,長年面臨欠缺水電等基礎設施的困境,如蒲台島長年供電不足且無自來水。
針對渡輪停辦及減少班次的問題,郭偉强表示,儘管目前有部分離島路線的渡輪服務,政府已有補貼,但諸如塔門等離島地區,政府的補貼並未涵蓋,相關渡輪服務目前連居民的出行需求都未能完全滿足,更不必說進一步推展便利遊客的措施,擔心相關航線會形成惡性循環。為此,郭偉强呼籲,須全力推動離島遊,吸引遊客,以增加渡輪班次,便利居民的同時亦可解決遊客出行難題。此外,郭偉强表示,對於無水無電的離島/海島,引入私人發展商是一個值得考慮的策略。使用承包制思維,讓私人發展商將整個島嶼發展成為一個私人度假村,一次性解決島嶼的基礎設施、交通配套、銷售渠道等問題。
第二個問題:線上銷售渠道窄,優質產品難上架。郭偉强表示,從香港業界資深從業者處了解到,本港旅行社若無內地代理,無法在內地線上旅遊平台開店及售賣旅遊產品。而上述問卷調查顯示,有65.56%的內地受訪者,傾向於使用內地在線旅遊平台(攜程、去哪兒、途牛、同程)預定香港旅遊行程,而本港業界優質產品若無法在內地在線旅遊平台上架,會直接導致內地遊客缺乏參與本港業界優質離島/海島遊行程的渠道。為此,郭偉强呼籲,希望部門、局方、企業可代表香港業界與內地進行統一協商,尋求解決辦法,爭取擴寬本港優質旅遊產品在內地線上平台售賣渠道或為本港業界提供便捷的售賣途徑。
第三個問題,則是景點分散困局深,優質線路規劃少。林志挺指,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內地訪港旅客逾12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升逾兩成,但僅有3萬餘名遊客選擇跟團遊,117萬遊客均選擇自由行的出行方式。林志挺認為,若想吸引更多遊客參團,一個好的旅行規劃至關重要。因香港離島/海島在地理分佈上呈現出分散的特性,相比一日參訪一座島嶼,若能合理規劃離島遊路線,讓遊客在一日之內順利到訪2至3處地方,對遊客參團的吸引力將大幅增強。為此,林志挺呼籲業界應不斷增強離島/海島遊路線的專業性及針對性,提供不同主題的旅遊路線,給予遊客更多選擇。例如,對於擁有更多自然風光的離島/海島(如萬宜水庫-破邊洲),建議推廣以「徒步探險」為主題的一日遊,業界可提供徒步、露營、觀鳥等自然探險活動供遊客選擇,並設置不同難度的徒步路線,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
第四個問題是,宣傳內容無統籌,品牌優勢待開發。林志挺表示,根據上述問卷調查,社交媒體因其互動性和廣泛傳播力,成為最重要的宣傳渠道(77%)。而目前,在社交媒體宣傳策略中,香港以與外國KOL合作為主,與內地影響力相對有限的KOC(Key Opinion Consumer)及KOL合作為輔。而此宣傳策略,對內地旅客吸引力相對不足。此外,在宣傳內容層面,各離島/海島的宣傳活動往往各自為戰,缺乏統一的戰略指導,導致「整體宣傳形象」模糊不清,難以在市場中樹立鮮明的品牌形象。
為此,林志挺建議,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以官方名義進行離島/海島旅遊的整合式宣傳。例如,可開發一個專門的「香港離島/海島旅遊」官方社交媒體矩陣以保持品牌形象和聲音的一致性。同時,通過此官方渠道,為遊客提供精準的出行指南,為遊客打造一個準確、權威、實用的離島遊信息發布平台,促進「無處不旅遊」觀念深入人心。
第五個問題是,從業人員有參差,專業培訓待增強。蘇萬興指,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匯中心,每個地區都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及典故。以早前實地調研時去的沙頭角-吉澳-鴨洲為例,吉澳天后廟的壁畫及灰塑中,蘊藏數個歷史典故,若有專業導遊/領隊,為遊客詳細講解,相信會極大增強遊客對離島的遊覽興趣。而目前(截至9月30日),儘管本港有5271名持牌導遊及11482名持牌領隊(較疫情前減少10%),人手未算短缺,卻難覓精通離島歷史掌故的專業人士,極大限制了離島/海島遊對遊客的吸引力。
他相信若能著手培養精通歷史典故的「高質素」導遊及領隊,使得遊客得以窺見這些「平凡」古跡背後隱藏的民間傳奇,勢必可促進本港旅遊業未來長遠健康發展。此外,蘇萬興希望政府可有針對性地資助相關培訓計畫,令業界出台一些長期性、系統性的培訓計畫,而非短期速成班,相信政府若對培訓事宜有全盤規劃,勢必可令到香港做到區區有旅遊,「無處不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