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份,積金局發表[強積金基金的費用及開支:基金開支比率的概況與趨勢]研究報告,指出自2007年公佈基金開支比率以來,總共下降24%(由2.06%降至最近1.56%)。但實情是,2007年估計強積金開支不足五十億,但十年內颷升至超過一百億 (6554.85億X 1.56% = 102億),強積金成本高、回報低和保障不足迫切需要正視。就此,工聯會勞工界議員陸頌雄和候任勞顧會成員鄧家彪透過積金局數據比較和分析,對該研究報告內(尤其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保守基金的規模、回報和收費作出詳細回應。
開支比率跌幅慢,實際收費升幅大
儘管政府一再強調強積金開支比率下跌顯著,但卻不能迴避實質開支暴升的情況,而跌幅比預期也偏慢。積金局在2012年11月發表 [行政成本研究報告],推算強積金規模達到5,250億時,開支比率會下跌至1.49% (1.74%- 0.25%)。然而至今,強積金已累積超過6500億,比率卻是1.56%。我們以三個年份作一個簡單收費比較:
|
累積金額 |
開支比率 |
該年總開支推算 |
參加僱員及自僱人數 |
人均開支 |
2007年9月 |
2573.56億 |
2.06% |
53.01億 |
2,380,000 |
$2,227.53 |
2012年9月 |
4124.80億 |
1.74% |
71.77億 |
2,589,000 |
$2772.17 |
2016年9月 |
6554.85億 (+154%) |
1.56% (-25%) |
102.25 (+92%) |
2,780,000 (+16%) |
$3678.26 (+65%) |
由此可見,實質開支不合理和不合比例地上升,情況令人高度關注。過去,有人指強積金資產規模不足,加上保留餘戶過多增加行政成本;但我們認為這是政府監管力度和制度設計問題,強積金受託人根本沒有競爭的壓力或誘因減收費,正正反映私營市場效益的失效。
強積金市場效益成疑
是次強積金研究報告更清楚地說明強積金失效的研究推論:
1. 基金收費高不代表表現好,甚至可出現表現差的關連;
2. 基金開支比率較高的基金竟與基金規模較大有關連。
我們相信積金局知道強積金收費高、表現差問題根本不可能依靠市場和受託人自身解決和改善,所以透過上述推論,引起社會關注和賦予壓力,從公共行政手法進一步監管和改革強積金制度,保障廣大僱員。我們以基金具體的情況說明上述推論。
就上述兩點推論,我們透過網上收費平台收集數據,再加以闡釋。如下表 (可參考附件A):
|
開支比 |
十年平均回報 |
規模 |
收費 |
保守基金 (平均0.64%) |
||||
最貴保守基金 |
1.13% |
0.42% |
18.6567億 |
21百萬 |
最平保守基金 |
0.21% |
0.39% |
25.3333億 |
5.3百萬 |
股票股金 (平均1.57%) |
||||
最貴股票基金 |
2.31% |
4.52% |
2.185億 |
5百萬 |
最平股票基金 |
0.63% |
7.3% |
1.8784億 |
1.18百萬 |
混合資產基金 (平均1.72%) |
||||
最貴 |
2.10% |
1.72% (五年) |
1.021億 |
2.1441百萬 |
最平# |
0.78% |
3.82% (五年) |
6.2571億 |
4.88百萬 |
由上圖可反映收費與表現沒有關連,以致可隨時找出最貴和最平在開支比和回報方面的反差例子,如股票基金和混合資產基金,收費最低的基金的長期表現更勝過最高收費的同類型基金。當然更諷刺的是,有表現不俗而收費低的強積金竟然一直缺乏問津,強積金根本市場失效,市民沒有或不能作出選擇,受託人也因而沒有減價的誘因了。
至於有關研究報告的第二點推論,我們從三個類型的基金找出所有資產規模過一百億的重磅基金,了解它們共八隻基金的收費和表現,八隻重磅基金中有六隻的收費高於同類型基金的平均開支比率,合共花去強積金超過16億!由此可見,資產規模大卻收費高減費慢(甚至不減反加),因為此類型基金正收取暴利,基金公司何來會放手讓利予小市民呢!(詳細可參考附件B)
|
規模 |
開支比率 |
十年平均回報 |
實際開支 |
混合資產基金a |
152.12億 |
2.03% (2.02%) |
1.8% |
3.08億 |
混合資產基金b |
110.46億 |
1.76% (1.76%) |
2.15% |
1.94億 |
混合資產基金c |
106.11億 |
2.02% (2.01%) |
2.12% |
2.14億 |
股票基金a |
186.53億 |
2.04% (2.06%) |
5.3% |
3.8億 |
股票基金b |
152億 |
1.77% (1.77%) |
9.36% |
2.69億 |
股票基金c |
147.42億 |
0.87% (0.94%) |
4.39% |
1.28億 |
股票基金d |
131.07億 |
1.92% (1.92%) |
3.11% |
1.26億 |
保守基金 |
113.07億 |
0.46% (0.31%) |
0.65% |
52百萬 |
#括號內是在2015年7月摘自所有計劃之[基金便覽],即去年基金開支比率
我們的建議
全世界政府都觀察和反思私營退休金的監管和不合理利潤,並分別推行各種大力度措施,對比起特區政府的「謹小慎微,了無魄力」,可謂「雷厲風行」,早前積金局舉辦國際論壇,墨西哥代表分享監管私營減費成效的措施和效果,從2009年1.69%減至2016年1.06%,七年內減至相對合理水平,當中推行措施實屬工聯會一直提倡,包括推行公共受託人、劃一收費型式、定期公佈基金表現排名,以及要求受託人提交來年收費建議書(fee proposal),實在值得香港政府借鏡。
就著香港強積金面對高收費的問題,我們建議:
- 設立公共受託人,由政府成立或委託非牟利機構成立公共受託人 (誠如教師公積金0.22%),實施和公佈低收費,倒迫市場競爭;
- 要求受託人公佈實質每年收費和來年收費建議,政府並有權審批來年收費;
- 政府設立或立法規定受託人提供保證回報跑及通脹的基金 (新加坡公積金每年4%利息,年屆55歲或以上人士甚至可獲6%);
- 積金局公佈強積金各基金的實際表現和排名,並對高收費和低回報的基金運作予以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