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梁錦松在首份預算案中並未有急於即時解決財赤,反不吝於動用財政儲備,提出寬免差餉、水費、排污費,免收一年商業登記費、延續超低硫柴油稅務優惠一年及凍結政府收費等六項合共64億的「利民紓困」措施,顯示特區政府與民共渡時艱的決心。面對來年452億元的財政赤字,梁錦松提出「先推動經濟、節流、後開源」的緩急有序「五年除赤計劃」,先要政府帶頭「慳家」。若成效不彰時,才向港人提出具體的開源措施,屆時自然容易獲得接受。
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贊同「五年除赤計劃」的首要任務為「先推動經濟」,目的在於穩定就業。工聯會早在1999年已提出香港應推行「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策略。理由簡單,因為愈多人就業,經濟自然好,特區稅收亦會增加。本委員會欣賞梁錦松在闡釋「市場經濟」時表示政府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應為市場創造發展條件。對於梁錦松建議推動發展可吸納龐大勞動力的四大優勢經濟領域(金融、物流、旅遊及工商業支援服務)及親自主持一個跨部門小組推行本土經濟,例如家務助理及小商販等經濟活動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本委員會深表支持;因為造成今天失業高企的困局主因在於單靠發展高增值、高科技的知識型經濟根本不能吸納香港大批低技術的基層僱員。政府若能積極推動本土經濟,儘管這只是低增值經濟活動,但能使香港經濟邁向多元化,有助重整失衡的產業結構,搞活本土勞動力市場,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推動本土經濟時,本委員會有三項原則性的建議:第一、政府必需學懂放權,減少對本土經濟活動的不必要干擾;第二、本土經濟涉及政府多個政策部門的日常運作,所以政府應設有「專人專責」及簡化行政程序以推動本土經濟的發展;第三、善於利用已有的社會資源,例如球場、工廠大廈提供適當場地協助自僱創業人士經營各類小商販等本土經濟活動。
節流方面,本委員會反對財政預算案為公務員預設減薪幅度,因為此舉被懷疑為政府不按過去薪酬調整機制辦事,引起社會爭議及矛盾。本委員會強調公務員薪酬調整應跟從現行機制,參考「薪酬趨勢調查」結果,並兼顧公務員士氣及基層公務員的負擔。
按梁錦松預測,在成功推動經濟及節流後,「五年除赤計劃」的中間三年內政府每年仍欠約20至100億元。因此建議開徵邊境建設稅。本委員會對此建議有所保留。因為增設邊境建設稅無疑是兩地人流的人為障礙,有違政府要發展物流業的原意。事實上,雖然財政預算案預測香港經濟中、長期前景良好,但同時明確表示由於通縮壓力,短期內失業率仍會上升。故此本委員會認為在未來五年來任何開徵的新稅必定不可加重打工仔的經濟壓力。要開源,本委員會認為香港偏低的利得稅率有不少上調空間,建議將利得稅改為提升一個百分點的三級累進稅制。利潤五百萬元以下的企業可維持目前16%的標準稅率、五百至一千萬元的企業繳交16.5%的稅率、一千萬元以上的企業繳交最高稅率17%。
總結而言,本委員會歡迎梁錦松提出的「利民紓困」措施。對於「先推動經濟、節流、後開源」的「五年除赤計劃」更表贊同。本委員會重申「五年除赤計劃」的關鍵在於穩定就業,期望政府能積極回應工聯會主張的「就業優先」經濟發展策略。但反對財政預算案預設公務員減薪幅度、對開徵邊境建設稅有所保留及建議政府應引入三級制的累進制利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