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隨着本港平均預期壽命上升和出生率下降,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近年,社區出現一些獨居長者及雙老長者於家中發生意外而失救的個案,社會各界及特區政府越發關注長者面臨日常生活的挑戰和心理健康。去年特區政府提出「精準扶貧」,指出貧窮線不能單靠收入來釐定,應該針對相對貧窮人口的需要提供相應支援,而獨居長者就是其中一個要精準支援的群組。「精準」顧名思義有兩重點,一是要找到合適的對象,二是要提供適切的支援。因此,如何找到合適的對象,是「精準扶貧」的關鍵。
去年12月,工聯會發佈獨居長者支援研究報告,提出多項建議緩解獨居長者困境,其中工聯會提倡要建立健全的獨居雙老長者名冊,以識別高風險的長者,以便為其提供精準支援。作為報告的跟進行動,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聯同工聯會觀塘區區議員簡銘東、余邵倫、黃啟燊、程海欣、李嘉恒及該區的關愛隊發起針對獨居及雙老長者的調查計劃,期望透過主動家訪調查,掌握及支援有需要的長者,辨識高風險、需要支援的住戶,建立獨居及雙老住戶名冊。
是次調查發現於獨居及雙老長者比政府的統計數字略高,而且大部份高風險的長者單位並沒有設立緊急求助設備,其中最為常見的平安鐘於長者單位內安裝的比例極低,團隊憂慮其一旦發生意外將難以獲得救助。下文章簡述調查背景、計劃進行面對的挑戰、陳述及分析調查結果、解釋調查的限制和建議政府對於長者精準扶貧進行治理改革。
二、調查背景
為識別高風險的長者及測試建立長者名冊的可行性,調查於今年九月中下旬進行,以觀塘區為試點,探訪七棟不同類別的大廈進行全面普訪篩查。大廈包括公屋(樂華南邨安華樓、啟田邨啟旺樓、高翔苑高麟閣及樂華北邨立華樓)、租置(興田邨美田樓)、居屋(藍田康瑞苑)和舊式單棟私樓(萬和花園大廈)四個類別。是次調查讓團隊大概掌握了觀塘區的獨居、雙老、非長者及純老單位的人口和分佈,以及調查長者單位是否有緊急求助設備(平安鐘)。是次調查以有否於七日內與家人同住定義獨居雙老長者。
事實上,本次計劃遭遇到不少障礙及挑戰。首先,團隊發現政府部門掌握獨居長者的資料十分有限。團隊曾經聯絡社會福利署等政府部門,希望可以獲得有關觀塘區獨居長者的數字,惟發現他們並未有備存或統計獨居長者的數據,包括正在接受政府福利的長者往戶,增加了是次調查的困難程度,難以交叉核對。其次,民間團體的人力物力資源相對有限,住戶難以主動配合調查,令回應率低於預期,難以媲美政府人口普查的效果。再者,是次計劃主要由關愛隊義工撥冗進行,又要先徵得各大廈法團的同意,因此家訪調查的進度未如計劃預期般順利。
三、調查結果
這次調查的大廈住戶總數有4,225戶,有當中有1605戶(37.99%)回應,回應率並不理想。回應的住戶中中有567戶 (35.32%) 是獨居或雙老長者的單位,換言之,每三戶便有一戶是獨自或與年老伴侶居住的長者。
獨居長者一共有267戶,佔回應住戶百分比16.63%;而雙老長者則有300戶,佔回應住戶的18.69%。數據反映,觀塘區內較高風險的長者不少,需要政府提供支援。此外,獨居雙老長者住戶的比例在不同大廈也有差異。例如在高翔苑高麟閣獨居和雙老長者比例最低少於10%,而萬和花園大廈的比例最高,有47.59%為獨居或雙老長者。
對比不同大廈類別的獨居或雙老長者比例,私人樓宇有48.6%、居屋有30.7%、租置單位有22.9%、公共屋邨則有37.71%。參考房委會於2022年8月公佈的資料,公屋屋邨平均約有14.8%為獨居長者戶並有8.0%為雙老長者戶。這次調查發現,獨居長者和雙老戶在公屋的比例分別是19.31%和18.40%。其中雙老住戶的比例更是房委會資料的2.3倍。雖然團隊只透過觀塘區數楝大廈抽樣調查,惟因應是次調查結果所出現的巨大差異,政府部門有必要進行家訪,才能核實數字,掌握真實數據,以便日後提供更精準確的支援。
針對獨居及雙老住戶有沒有設置緊急求救設備,調查發現他們安裝平安鐘的比例極低,所有有回應的長者戶中,只有125戶(21.29%)安裝。平均每五戶的獨居或雙老長者住戶,只有一戶安裝平安鐘,說明他們若在家中遇到意外時未能便捷地得到緊急支援,情況令人憂慮。綜合比較各類大廈的獨居雙老長者安裝平安鐘比例,公屋的安裝比例有28.1%,而私樓、居屋和租置樓宇安裝比例相若,平均只有6.92%。數據反映公屋安裝平安鐘的比例較高,下文會詳細分析此趨勢的成因。
四、調查結果分析
獨居和雙老佔公屋的比例
是次調查結果顯示,獨居和雙老長者公屋住戶的比例較房委會的數據高出15%,反映政府對於獨居雙老長者數據的更新頻率不足,且其統計方法有不少改善空間。由於現時公屋制度以家庭優先,如果以家庭名義申請公屋可以用較短的時間「上樓」,所以為數不少的市民也會以家庭的名義申請。然而並非所有以家庭名義申請公屋的長者也與家人同住。因此,當是次調查以七日家人同住定義為獨居雙老長者後,實際獨自或與伴侶於公屋單位居住的長者會比房委會的資料庫較多。由此可見,即使非牟利團體如關愛隊根據現時房委會提供的長者名冊進行探訪及提供支援,仍會忽略不少不在名單上獨居長者,現行的統計方法未能協助政府落實「精準支援」。
緊急求救裝置(平安鐘)安裝比例
通過訪問獨居和雙老長者的住戶,調查發現平安鐘的安裝比例只有21.29%。根據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於2018年編製的《非故意損傷統計調查報告書》,長者的損傷事件最常發生於家中(41.5%),報告指出經歷損傷的人口百分比中有12.9%的損傷風險因素為獨居(為第二大的風險因素)。獨居及雙老長者基於行動不便長期留於家中,或缺乏有較佳行動力的家人可以在意外發生時即時處理損傷或送其到醫院治理。考慮到平安鐘的安裝比例低,故當他們發生事故能便捷地獲得救助的難度必然大幅增加。
家訪過程中,不少長者與義工交流時表示,若不慎受傷會報警求助,但相比只用按一個見的平安鐘,報警過程相對繁複。例如腦退化和已受傷的長者要先找到電話,再撥打999,仔細向報案中心人員交代其地址和情況等,顯得困難。因此,團隊認為提升獨居雙老長者平安鐘安裝率,將有助減低長者因發生意外導致失救的風險。
隱蔽獨居雙老長者
在家訪的過程中,調查發現有不少隱蔽長者連門鈴響起也不會應門,有些長者單位更連門鈴也沒有安裝,需要關愛隊利用長直尺敲門。由此可見,能於調查中識別到的獨居住戶,相信並非最隱蔽無法接觸到的長者。團隊憂慮隱蔽的獨居或雙老長者基本上與鄰里沒有聯絡,更莫談推動鄰里之間主動關愛獨居長者的目標。有見及此,下文將提出幾項支援獨居長者的建議。
五、調查計劃的限制
觀塘區獨居長者社區調查計劃有兩大限制,分別是回應住戶的人口特徵及偏低的回應率。由於資源所限,每區的關愛隊能獲准到訪每棟大廈訪問的次數不多,為盡可能提高調查收集數據的準確性,關愛隊盡量選擇在大部份住戶在家的時候進行探訪,例如下班後和週末間,但應門率仍然只有大概38%。即使採取了相關措施,是次調查仍然難以確保回應住戶與實際整體住戶的人口特徵相若,例如有部份無人應門的單位是週末仍然要上班的在職人士,故無業或已退休人士佔回應住戶比例可能比實際情況高。
六、政策建議
1. 建立獨居長者名冊
要有效地支援獨居長者,政府必須將「精準扶貧」貫徹落實。當務之急是要先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獨居及雙老長者名冊,識別高風險的長者。政府應妥善備存又恆常更新獨居雙老長者的數據,以便開展相關支援行動。無奈民間團體如非牟利機構終資源有限,雖有不少充滿熱誠的義工,但在申請或進行家訪時仍會遇到不少障礙及挑戰。團隊認為特區政府應承擔建立獨居長者名冊的主體責任,運用政府龐大的人力物力,帶領及協調各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及非政府機構,有效率地開展識別高風險長者的工作,相信能有效減少家訪及普查時所遭遇的障礙及挑戰。
此外,社署就長者保障方面須進行改革。現時全港約77%長者申請各類的社會保障計劃,包括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綜援和傷殘津貼等,社署應結合社會保障及社會安老服務資料,進一步完善獨居長者名冊。工聯會過去曾提倡「四層支援」架構,在個人、鄰里、長者中心及社區多方面支援獨居長者。故在獨居長者名冊建立後,政府可以整合受助長者資料,默認長者授權政府提供各類安老服務,而不願接受政府支援的長者亦可表示拒絕 (opt out),以更主動的方式接觸及保護長者。
2. 基本緊急求助設備
如上文提及,平安鐘的安裝率極低,可見高風險的長者欠缺基本緊急求助設備。根據這次調查結果,公屋獨居住戶安裝平安鐘的百分比遠超過其他大廈類別,高達四倍。團隊認為原因之一是政府現時正在為資助領取綜援的長者使用平安鐘服務。其次,政府現時的政策大多依賴長者群體主動尋找資源及要親自申請津貼,例如長者照顧者津貼、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及平安鐘的資助。然而,由於不少獨居雙老長者相對隱蔽,加上他們面對數碼鴻溝、社交網絡狹窄、讀寫能力較低等問題,難以有渠道得悉及接觸政府現有提供的資源。在現時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計劃申請人中,租用樂齡科技產品的只有500長者人次,反映長者對這類資訊的匱乏。政府需要積極主動地識別及接觸獨居雙老長者,並且協助他們安裝緊急求助設備及引入樂齡科技,以保障他們的基本安全。
另外,不少長者或平安鐘使用者基於成本考量,不欲安裝或想取消安裝平安鐘。團隊認為政府應大規模資助高風險長者戶安裝低成本的樂齡科技,才能更快捷發現社區和鄰里獨居長者戶的不尋常狀況。除了安裝緊急求助設備,政府亦可資助設置樂齡居家安老系統,靠科技定時偵測長者的體徵,例如紅外線熱能感應警報系統,減低長者失救的機會。
七、結語
香港逐漸步入老齡社會,現時平均每4.5個人便有一名為長者,政府不能繼續被動地假定有需要的長者會主動向政府求助。這次調查發現獨居雙老長者公屋住戶與政府資料庫的數據的差異,顯示出政府更新獨居長者名單的頻率不足。平安鐘安裝比例極低也透露了隱蔽長者獨居的高風險,而且解釋了長者意外失救的原因。政府需要檢視和整合現時政府資助的平安鐘服務,透過規模效益,做大、做平、做好長者緊急求助服務。政府必須進行治理改革,積極有為落實貨真價實的「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