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在下週三(10月25日)公布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下稱「工聯職訓就業委」)認為政府一直未有妥善發揮各政策局轄下部門職能,導致社會才會出現「就業錯配」情況。香港正面對本地勞動力不足難題,在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升級及轉型情況下,香港人力資源規劃要配合國家發展及香港的定位,在這況下當局要全面檢討僱員再培訓計劃,並且要重新定位本港職業教育規劃。
工聯職訓就業委主任陳鄧源、副主任程岸麗及副主任、立法會議員梁子穎以及工聯會職業再訓練中心總幹事鄧詠芳博士,今日(10月20日)在政府施政報告公布前夕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全面檢討再培訓計劃及本港職訓教育規劃。
全面檢討再培訓計劃,以助擴充人才庫
陳鄧源指出,已推行逾30年的再培訓課程,原意是協助低學歷失業人士轉型就業,但隨着經濟轉型,市民曾遍學歷有所提升,現時部份再培訓課程未能直接配合不到社會發展及協助失業人士轉職,政府應全面檢討有關計劃。
鄧詠芳在前線工作時接觸到不同的工友,工友在復常後有兼職工作,但全日制課程課時較長,時間上難以配合工友就讀,所以兼讀制課程較容易切合工友需求,如果再培訓的兼讀制課程亦有津貼,便會更吸引。此外,因現在入讀再培訓課程資格限制於副學位或以下人士報讀,一些較高學歷的工友而未能入讀,或要經繁覆程序進行酌情,而減少參與培訓機會,或想報讀亦被拒於門外。她認為,再培訓計劃應檢討,以迎合社會發展。
程岸麗表示,根據政府統計處及數字顯示,今年6月至8月達副學位或以上的失業人數有4.9萬(佔總失業人數4.3%);而達副學位或以上的勞動人口由2022年第二季147萬升至今年第二季的155.7萬(上升5.9%),反映受影響的勞動人口已不限於較低學歷人士,失業轉業的高學歷人士亦有再培訓的需求。故政府應放寛課程報讀資格至具大學學位或以下,以配合社會發展;同時將課程的每日津貼增至$384及津貼涵蓋至兼讀制課程。
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市民對再培訓課程內的帶津、利民育才的再培訓課程反應熱烈,每年更培訓逾10萬名基層僱員,屬可延身發展及具吸引力的培訓方法,但同時需配合香港新型工業化及「八大中心」發展及應用才能有效地為港「育才」。
再培訓課程不止在疫情期間有需求,在復常後社會各界對人才的需求有增無減,在各行業都趨向發展電子化、雲端化及智能化以迎合社會新的生活模式下,不少新興行業因而掘起,如外送平台、網購、直播帶貨等,而相關的新興行業更可與行業職工會結合,故可以預視市民會要求再培訓課程內容要更多元化及課程質量也要提高。
再者,梁子穎提到,每年再培訓局培訓逾10萬名基層僱員,在2021-2022年度培訓課程及計劃開支約12億元,其中津貼合資格學員的學費開支為2.8億元,相比每年教資會的223億元和職訓局的36億元(2021-22年度政府補助數目)政府所投放的開支並不算多,可謂成本少。
梁認為,香港確立「八大中心」定位,對人才需求勢必大幅增加,政府應探討在社會及產業發展時與職業教育接軌(如以八大中心作為發展網領,以培訓人才作為發展藍圖、以減少輸入外勞作為發展目標),長遠更應訂立人才需求時間表以適時培訓專才(如研究現時就業人口年齡層分佈、出生率、婚後生育率,預先推算某年期為退休潮或就業人數會突降或大跌,從而可預早準備相應對策),避免就業錯配的情況加劇,甚至要過度依賴輸入外勞。
加強內外溝通協作,以助增強人力資源發展優勢
梁子穎亦強調,政府要善用各培訓機構的行業諮詢委員會,增加工會在咨詢架構內份額及代表性,因為在產業及創科發展等職工會會更理解行業實況,能給予更多職業實操技能的意見及不同職業的資歷、技術要求等培訓細節。
同時,工會有其獨特優勢,包括工會由不同行業組成,熟悉不同行業情況;培訓導師多是行內具經驗人士;工會也可結合就業及學術教育,提供全面培訓,可使課程積極回應市場需求,學以致用;另外,本港工會與大灣區的內地工會有密切聯繫,有助在加強與大灣區工會或相關機構合作。故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如支援辦學空間、設施等)鼓勵職工會參與及提供行業「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因應社會發展、產業變化,促請全面檢討本港職業培訓架構、政策和課程設置等,工聯職訓就業委總結建議:
1, 放寛課程報讀資格至大學學位或以下;
2, 將課程的每日津貼增至$384及津貼涵蓋至兼讀制課程,從而釋放勞動力。
3, 增加職工會參與職業教育份額;
4, 政府應重視和鼓勵職工會參與及提供行業「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5, 結合再培訓局不同的就業及培訓計劃,特定企業或行業制訂具彈性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並加入創新、智能及數碼化、高質量技術、未來技能等新型工業化的基礎性培訓內容;
6, 推動以「在港理論授課,灣區體驗實習」,助港人考取兩地互認的資歷,融合兩地人才發展;
7, 將再培訓課程提升至最少資歷架構第四級;
8, 讓修畢再培訓課程的學員可在投考專上學院時獲得學分豁免及可銜接更高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