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金融專業委員會認為是次財政預算案充分體現財政司司長在財政上全面配合李家超特首早前施政報告的施政方針,展現了特區政府對香港「現在」困境與「未來」發展的擔當。特區政府了解到國內外市場「乍暖還寒」,適切回應各界疫後「固本培元」的清晰訴求,適當投資未來也在紓困措施上按財庫狀況取得平衡。公共財政的運用上恪守量入為出的原則,也兼顧公平與效率。因此本委員會表示認同及對當中數項新舉措表示特別歡迎,包括增加子女免稅額、控制樓市辣招不變、從價印花稅下調、撥款 3 億在創科基礎教育、增撥 1.7 億元支持特殊需要學前兒童、中醫藥發展基金注資 5 億元、加徵煙稅及足球博彩稅等。
在民生紓困措施方面,樂見部份原有政策維持不變,對於未有回應工聯會倡議的民生消費劵,而把原有消費劵額度減半,相信經濟學家們在考慮一籃子因素後的決定。然而針對消費劵的實質消費提振作用及消費中流入本地市場的金額仍需進一步解說,否則應該針對黑暴及三年疫情後的特殊情況,就中產及基層的生活基本開支增加一次性補貼,助相關家庭固本培元,再共同躍進,具體操作可由有需要人士免入息審查申請。
就撥款 5 千萬元加速推動 Web3 生態圈發展,希望知道多點細節。在金融創科方面,如推動 Web3、發展不少於 500億元銀色債券及 150 億元綠色零售債券、延長保險相連證券資助先導計劃兩年、注資科技企業投資基金又額外投 1.1 億元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等似乎有不少著墨,特別喜見「普惠金融」終於得到重視。但部分規劃與其他周邊城市比較實際仍是追落後,對於本港金融的獨特引資融資能力以及在八大中心定位對接部署未見進一步深化。具體舉例香港的綠色及科技金融中心地位別說是世界級的,就是亞太地區,甚至是灣區級的中心地位還不見突出作用。國家雙碳目標下,香港金融在全球碳市場必須擔當起不可取代的角色,香港繼成為生物科技集資中心全球第一,力求在全球新型工業化下再爭多個第一。「緊貼國家發展策略,充分發揮香港優勢」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內涵可從破解「三大不知道」(不知道國家所需、不知道自己所長、不知道現存及應爭取的政策)落手。「普惠金融」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由路徑,也是業界提質提量的大方向。至於如何在一國兩制的資本主義下做大個餅再分好餅,財富再分配,即政府在三次分配中的角色及部署仍未具體。這次向馬會「開刀」表示支持,期待明年有具體擴闊稅基的措施。
在大環境大政策的紅利對金融前線從業員需要一段長時間才有實惠,粵港澳大灣區大追進度加上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海南債劵標誌更多內地自貿區的金融需求、國債期貨的龐大市場、加上財算案中提到東盟等新合作,增撥資源落實培訓前線從業員並完善基本薪金制度。持續深化各城市金融互聯互通機制,在北向通、南向通之外探索更多可能性、硬件如大數據建設及運用、CMU 發展、金融數據互通、國內外金融信用系統的函接及相關法規的完善。
而香港發展兩大制約「人」和「地」,金融行業在招資引財方面發揮作用,以上兩組關係值得深入研究。例如檢視全球 100 大家族、500 大家族資金有否落戶香港及其考慮,中國富豪首 100 名會否在香港設綜合家族辦公室,投資各大項目等。政府不能持續發債控制赤字,香港屬已發展地區,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未來經濟不容樂觀,建議儘快增加發展動能,整頓過去金融業界不良操作,防範國家金融安全風險,在一國兩制中走出香港金融的特色道路,由中央指導、香港主導下建立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治理體系,實現香港社會健康發展。
在人工智能年代來臨的情況下,請政府也可深思現時教育制度希望培訓出甚麼技能的學生。現有如"推出「職業專才教育中學先導計劃」,並恆常推出應用教育文憑課程"和"推出「專上學生金融科技實習計劃」及延長「提升保險業和資產財富管理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不應只是 3 年的短期性成效“計劃",而應比較有規劃性長久的行動、改革。這些實習計劃,一來民間一直已有不用政府花錢主導,二來實習計劃學生可參與的時間和工作內容都非常有限,如業界缺乏人才,單單實習計劃不足以填補缺口;如人才庫能配對,企業早有實習計劃搶人才,未必需政府花錢推動。建議政府從基礎金融知識以及數理、編程能力等兩方面加強學生能力。以香港學生向來的數理能力,香港有潛力成為編程人才的輸出地。
以上意見為本委員會整合相關委員及業界成員意見後發出,供司長參考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