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金融专业委员会认为是次财政预算案充分体现财政司司长在财政上全面配合李家超特首早前施政报告的施政方针,展现了特区政府对香港「现在」困境与「未来」发展的担当。特区政府了解到国内外市场「乍暖还寒」,适切回应各界疫后「固本培元」的清晰诉求,适当投资未来也在纾困措施上按财库状况取得平衡。公共财政的运用上恪守量入为出的原则,也兼顾公平与效率。因此本委员会表示认同及对当中数项新举措表示特別欢迎,包括增加子女免税额、控制楼市辣招不变、从价印花税下调、拨款 3 亿在创科基础教育、增拨 1.7 亿元支持特殊需要学前儿童、中医药发展基金注资 5 亿元、加徵烟税及足球博彩税等。
在民生纾困措施方面,乐见部份原有政策维持不变,对于未有回应工联会倡议的民生消费劵,而把原有消费劵额度减半,相信经济学家们在考虑一篮子因素后的决定。然而针对消费劵的实质消费提振作用及消费中流入本地市场的金额仍需进一步解说,否则应该针对黑暴及三年疫情后的特殊情况,就中产及基层的生活基本开支增加一次性补贴,助相关家庭固本培元,再共同跃进,具体操作可由有需要人士免入息审查申请。
就拨款 5 千万元加速推动 Web3 生态圈发展,希望知道多点细节。在金融创科方面,如推动 Web3、发展不少于 500亿元银色债券及 150 亿元绿色零售债券、延长保险相连证券资助先导计划两年、注资科技企业投资基金又额外投 1.1 亿元推出「共同企业加速计划」等似乎有不少着墨,特別喜见「普惠金融」终于得到重视。但部分规划与其他周边城市比较实际仍是追落后,对于本港金融的独特引资融资能力以及在八大中心定位对接部署未见进一步深化。具体举例香港的绿色及科技金融中心地位別说是世界级的,就是亚太地区,甚至是湾区级的中心地位还不见突出作用。国家双碳目标下,香港金融在全球碳市场必须担当起不可取代的角色,香港继成为生物科技集资中心全球第一,力求在全球新型工业化下再争多个第一。「紧贴国家发展策略,充分发挥香港优势」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内涵可从破解「三大不知道」(不知道国家所需、不知道自己所长、不知道现存及应争取的政策)落手。「普惠金融」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路径,也是业界提质提量的大方向。至于如何在一国两制的资本主义下做大个饼再分好饼,财富再分配,即政府在三次分配中的角色及部署仍未具体。这次向马会「开刀」表示支持,期待明年有具体扩阔税基的措施。
在大环境大政策的红利对金融前缐从业员需要一段长时间才有实惠,粤港澳大湾区大追进度加上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海南债劵标志更多内地自贸区的金融需求、国债期货的庞大市场、加上财算案中提到东盟等新合作,增拨资源落实培训前缐从业员并完善基本薪金制度。持续深化各城市金融互联互通机制,在北向通、南向通之外探索更多可能性、硬件如大数据建设及运用、CMU 发展、金融数据互通、国内外金融信用系统的函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
而香港发展两大制约「人」和「地」,金融行业在招资引财方面发挥作用,以上两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例如检视全球 100 大家族、500 大家族资金有否落户香港及其考虑,中国富豪首 100 名会否在香港设综合家族办公室,投资各大项目等。政府不能持续发债控制赤字,香港属已发展地区,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未来经济不容乐观,建议儘快增加发展动能,整顿过去金融业界不良操作,防范国家金融安全风险,在一国两制中走出香港金融的特色道路,由中央指导、香港主导下建立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治理体系,实现香港社会健康发展。
在人工智能年代来临的情况下,请政府也可深思现时教育制度希望培训出甚么技能的学生。现有如"推出「职业专才教育中学先导计划」,并恆常推出应用教育文凭课程"和"推出「专上学生金融科技实习计划」及延长「提升保险业和资产财富管理业人才培训先导计划」,不应只是 3 年的短期性成效“计划",而应比较有规划性长久的行动、改革。这些实习计划,一来民间一直已有不用政府花钱主导,二来实习计划学生可参与的时间和工作内容都非常有限,如业界缺乏人才,单单实习计划不足以填补缺口;如人才库能配对,企业早有实习计划抢人才,未必需政府花钱推动。建议政府从基础金融知识以及数理、编程能力等两方面加强学生能力。以香港学生向来的数理能力,香港有潜力成为编程人才的输出地。
以上意见为本委员会整合相关委员及业界成员意见后发出,供司长参考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