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外國經驗 照顧員工意願
對香港公共廣播服務發展的意見
(2006年4月1日)
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就近期全面檢討公共廣播服務政策,於4月1日向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遞交意見書,建議政府應多參考外國公共廣播服務的發展經驗,從而制訂一套符合香港情況的管治及監管制度,同時亦應充份諮詢及考慮香港電台員工及其工會的意見。
對香港公共廣播服務發展的意見 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 二零零六年四月 公共廣播服務在發達國家擁有悠久的歷史,在開拓國民視野,促進市民關心社會事務及提升國民質素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於過去歷史的因素,香港一直沒有清晰的公共廣播服務政策,導致香港的公共廣播服務發展問題叢生。對於行政長官於本年1月成立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委員會就此作出全面的檢討,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表示歡迎,並希望政府在檢討香港公共廣播服務發展時必須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定位 香港可說是一個純粹的資本主義社會,凡事以商業利益掛帥。對於公共廣播服務的影響就是容易造成市場主導,節目的好與壞只簡單以收聽或收視率來判斷,節目商業化及庸俗化的趨勢必定不能避免。試想像我們能否接受像《鏗鏘集》這類時事節目,為了刺激收視率不惜妄顧新聞道德,將近期尖沙咀殺警案疑兇徐步高參加《百萬富翁》遊戲節目的片段當作新聞片段播放?因此,香港的公共廣播服務的定位必須超越商業原則,以「香港主人翁」的定位出發,以專業負責任的態度,為公眾提供能顧及不同社群關注的多元化資訊及時事節目,保障香港社會的多元及包容性,以滿足香港整體及長遠的公眾利益為己任。同時,公共廣播服務的功能應該包括宣傳政府政策,為市民提供一個言論平台,參與討論政府政策。 管治及監管 雖說公共廣播服務的定立要以「香港主人翁」的身份出發,但到底何為「香港整體及長遠的公眾利益」呢?這方面正正涉及公共廣播服務的監管問題。誠如前文所言,公共廣播服務在先進國家中由來已久,較為港人熟悉的有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之音(VOA)及日本放送協會(NHK),她們雖然擁有高度的自主權,能夠自行決定其節目方針、製作模式及播放安排,但卻同時受「公眾監管」,需要向「公眾負責」。 一般來說,各國的公營廣播機構皆透過立法,成立一個獨立於政府、商業及個別團體利益的董事局,監管其日常運作。董事局的成員則包括政府官員、議會代表、學者專家、員工代表及其他的獨立人士,以保障董事局擁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因此,我們建議政府應該多參考外國公共廣播服務的發展經驗,從而制訂一套符合香港情況的公共廣播服務的管治及監管制度。 財政來源 目前香港電台是本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收入來源皆為公帑。根據多項獨立調查顯示,香港市民皆十分滿意港台製作的節目內容。因此我們建議以目前香港的公共廣播服務發展階段來說,目前港台每年約四億多元的開支可繼續以公帑承擔。因為以香港七百萬的人口計算,每名市民每年只需付出約60多元的價錢便能繼續享用港台所提供的優質節目,相信絕對是物超所值。當然,當香港的公共廣播服務日漸發展成熟,政府實有必要重新檢討目前的財政安排。 保持港台員工的獨立及穩定性 最後,基於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服務機構香港電台隸屬於政府架構,不少港台員工皆憂慮政府假借檢討公共廣播服務為名而對港台進行裁員減薪及外判工作等「瘦身」措施。因此,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特別提醒政府,一支富有傳媒經驗的工作隊伍是保障香港公共廣播服務質素的重要基石之一,政府實不應為了節省成本,盲目地削減員工已有的福利及薪酬。更重要的是,在檢討公共廣播服務時,政府實有必要充份諮詢及考慮香港電台職員及其工會的意見。否則最終的檢討結果極有可能流於閉門造車的象牙塔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