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十四五規劃綱要》,當中詳列了香港在「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定位。上月中央出台8大惠港青年措施,當中亦不乏協助港青在大灣區工作。故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下稱「工聯青委」)特別於9月份進行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調查》問卷調查,以了解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就業意願及所考慮的問題,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會考慮申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短期合約職位;約六成受訪者考慮申請大灣區內地城市一些學歷要求較低的一般職位及技術類職位。工聯青委呼籲政府勿忽視技術及專科型香港青年需求並建議政府儘快優化及推出新一輪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工聯青委針對45歲以下青年會員進行問卷調查,一共訪問了307人,青委主任林偉江、副主任李忠澤及甘敬業於今日(10月3日)公布調查結果。調查顯示63%受訪青年願意到大灣區做全職工作;74%受訪者亦認同大灣區就業是充滿機遇。反映青年人到大灣區工作態度是持正面態度。「收入水平」、「發展機遇及前景」及「生活配套及環境」則是他們會考慮到大灣區工作的三大主要因素。然而,調查發現約82%受訪者表示不掌握大灣區的規劃發展政策及對港人的福利優惠、80%認為現時大灣區就業資訊不足。
就政府推出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76%-85%贊成放寬參加者年齡、延長計劃申請期、放寬參加者學歷及擴大職位行業範圍。約70%受訪者均不知道有廣東省事業單位招聘、深圳市招募公務員及粵港澳大灣區網站等計劃。超過60%受訪者不清楚上述計劃有否適合自己的職位。逾半受訪者不知道《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
在就業期望方面,70%受訪者會考慮申請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短期合約職位。62%受訪者考慮申請大灣區內地城市一些學歷要求較低的一般職位及技術類職位。如有機構能提供報考內地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一條龍服務,包括面試、筆試、職場文化等課程,並提供協助申請或投考報名服務,超過八成受訪者感興趣及會考慮使用此服務。約六成受訪者願意在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做全職工作。
就上述調查結果,工聯青委有以下建議:
- 推出更多短期工作合約
調查顯示70%受訪者較願意接受短期合約,建議政府推動不同機構提供半年或一年的短期「試工」職位,能吸引青年踏出融入灣區的第一步。就讀大學的王同學表示,現時青年少做長工,身邊很多朋友畢業後也打算做「斜槓族」,方便自己控制時間。加上自己對大灣區生活環境及工作氛圍較陌生,若可以有短期或更彈性的短期工作職位,會考慮申請。
- 擴闊職位空缺種類及解決資歷互認問題
現時《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及中央8大惠港青年措施,主要受惠對象是在學及畢業年級大學生,當中忽略了擁有工科或專才技術類的在職青年。建議政府推動機構或公司提供工科或專才的技術類職位空缺,並邀請坊間團體作職業配對或中介,為一些工科或專才技術型香港青年提供更合適的職位,讓更多青年能更有彈性地嘗試在內地工作。
就讀DSE的陳同學表示稍後想在香港繼續升讀大學並想成為一名教師。畢業後亦有意前往大灣區發展,唯不清楚香港與內地的教師專業認證是否通行。現時港澳臺居民可申請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在內地成為教師,但涵蓋行業不多。建議政府擴闊資歷互認範圍,免試認證,例如司機、廚師、美容美髮等行業,讓更多界別人士也能跨境工作。
- 政府應從大灣區發展前景及生活環境兩方面加大宣傳力度
政府近期大力推動青年人到灣區工作,但調查發現80%受訪者表示不掌握大灣區的規劃發展政策及對港人的福利優惠,並認為現時大灣區就業資訊不足。受訪者多從電視、社交媒體及網頁中得知大灣區消息。他們選擇到外地工作時,首要考慮發展機遇及前景和生活配套及環境。
故建議政府應從大灣區發展前景及生活環境兩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善用各方宣傳平台,加強在坊間流行的招聘平台、勞工處等展開宣傳,並定期舉辦灣區青年就業招聘或簡介會,組織「大灣區青年就業宣傳隊」或招募宣傳大使,走入學校及社區,以深入淺出方式講解大灣區港人福利及就業資訊,推動青年多了解大灣區機遇及發展。
- 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0優化版
現時計劃已經截止申請,計劃共接獲超過410間企業提供近3500個職位空缺,估計求職總數超過2萬宗。在計劃得到熱烈反應下,建議政府放寬參加者年齡至18至35歲、延長計劃申請期至18個月、放寬參加者學歷至工科、專科或副學士、鼓勵及推動更多機構或公司擴大職位空缺行業範圍至藍領或專才人士,以吸引更多青年融入大灣區就業。另一方面,坊間亦有不少團體指出計劃會否出現職位錯配問題,因計劃收到超過2萬宗申請,但只有少於三成申請者獲聘,故工聯青委亦希望政府審視會否發生職位供求錯配問題。
- 提供投考事業單位及內地公務員的「一站式」服務
現時香港青年如要投考事業單位及內地公務員,需從不同途徑及不同機構收集資料及申請投考,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希望有類似相關服務,建議政府或委任受認可的坊間團體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舉辦面試、筆試、職場文化等培訓課程,協助報考事業單位空缺,讓青年對融入國家發展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