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星期日(9月9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由於去年政府已為安老業增撥資源加薪,個人照顧員的中位數已達19,000元。若然加薪後仍未解決人手短缺問題,政府將會進一步研究輸入外勞的程序。事實上,2017年7月底,政府已表示基於「高齡海嘯」的來臨,安老業需要輸入外勞,並指最快於2018年年底將「補充勞工計劃」申請資格擴展至資助院舍。
工聯會就此委託紫荊國際政經研究院進行《安老業基層人力資源研究》,從勞工政策層面,就著香港的安老業基層勞工就業情況作出檢討及分析,研究報告發現在「整筆過撥款」制度下,部分資助安老院舍未能將政府新增的資源完全用在員工薪酬的加幅上。工聯會權益委員會同時發現,目前仍然有資助院舍以月薪13,048元招聘個人照顧員,即羅致光局長所指的19,000元的薪金中位數仍未存在於安老業新增的職位空缺上。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認為,政府並未針對安老業獨有的行業背景而作出相應補救,必須改善安老業員工的薪酬待遇及工作環境,吸引更多勞動人口投入行業之前,討論輸入外勞是言之過早。因此,要解決目前安老業的人手緊張問題,工聯會權益委員會、醫院診所護理業職工會、香港社工及福利人員工會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議:
建議一:即時檢討「整筆過撥款」改善「肥上瘦下」的問題
由於安老業的薪酬待遇欠缺吸引力,加上工作帶有厭惡性且體力需求大,故合適的勞工不一定選擇,有經驗或受過培訓的人才亦未必願意留守安老業。因此,提供合理薪金對改善招聘情況及吸引新人入行有一定幫助。此外,為挽留人手,可以給予資深及較有經驗的員工相應的薪金增長或額外津貼,對長期留守的員工給予肯定,有助降低人手流失。由於資助院舍的資金來自政府,比私院更有條件提供較合理的薪金,建議政府應透過改善資助院舍基層護理人員的薪酬待遇及工作環境,建立模範讓私院學習,並透過政策落實逐步收窄私營及資助院舍的薪酬待遇差異。
然而目前限制在於「整筆過撥款」下,資助院舍員工的薪金與政府薪級表脫鈎,即使去年政府已為安老業增撥資源,上調薪級表月薪中位數至19,000元,理論上是給予資助院舍更大空間去改善招聘待遇,但資助院舍會否確切實施、撥款後何時實施,或會以多大幅度去改善,而中點薪級會否成為員工的頂薪點,隨年資的增薪幅度會是如何,則完全是資助院舍自行決定,故前線員工的薪酬待遇未必獲得相應改善。有關問題假如不能改善,資助院舍員工工資只會持續落後,政府即使再加碼加薪,工人也不能受惠。因此政府需要檢討「整筆過撥款」的實施,並盡快改善「肥上瘦下」的問題,落實安老業員工加薪要到位。
建議二:推動彈性工時以吸引本地勞動潛力
由於安老護理工作體力需求大,對工人而言,「每更十二小時」無疑是極大的挑戰,尤其對於年紀普遍較大的護理業僱員,即使有意工作也可能有心無力,最終引致人手流失。事實上早期私院出現人手不足問題,除了薪酬問題外,過長工時亦是主因,建議工作超過八小時,須給予1.5倍超時補水。
其次,政府應該積極吸引本地勞動潛力,例如女性,失業人士、退休人士及新移民等,切實推動院舍護理員彈性上班。除了固定全職員工外,亦應以較有彈性的形式編更,讓希望參與短時間工作的人士入行,亦吸引非勞動人口入行。並因應不同人士願意工作的時間及體力限制而訂的更時,例如把工時分拆四小時或六小時一更,推動彈性工時以助招聘及挽留人手。
建議三:改善工作環境推動樂齡科技
樂齡科技及其他輔助長者護理科技均無法完全取代人手護理,但能協助執行日常工作從而節省護理人員時間,提升效率、降低錯誤率,同時在護理過程中提升服務質素。
以扶抱長者沐浴為例,一般需要三至四名護理員扶抱,假如使用自動沐浴椅,則可以減低人手需求,只需一名護理員協助長者坐上設備,長者便可自行沐浴。又例如機械床,可由普通睡床轉成可拆式輪椅,過程中無需提起或搬動長者,可以大幅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以及減低因工作負荷而引起工傷事故的可能性。建議政府積極改善安老業的工作場所空間,以助推動樂齡科技以改善工作環境,最終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最後,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強調,目前政府根本仍然未落實提升安老業員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同時亦未有積極改善行業的工作環境、更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潛在勞動力投入安老業,因此政府現階段實在不適宜討論輸入外勞的問題,政府是應該集中資源處理好以上三方面的工作,提昇香港安老業薪酬待遇及工作環境以助招聘及挽留人手。
>>>按此查看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