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職加薪是打工仔永恆的新年願望。根據2017年12月28日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9月名義工資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3.7%,在扣除以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計算的消費物價變動的因素後,實質工資指數較同期上升2.2%。政府發言人稱「受惠於本地經濟表現蓬勃,名義工資在二零一七年九月進一步穩健上升,而實質工資增長持續遍及各行各業。按職業分析,較低薪工人的工資在法定最低工資於二零一七年五月上調後繼續有較為可觀的增幅」,並表示「強勁的勞工需求在短期內料會為勞工收入帶來支持」。然而香港打工仔卻總是感到生活迫人,人工追不上通脹及被樓市大幅拋離。其實只要細閱「工資及薪金總額統計數字」新聞稿,當會發現在「實質工資增長持續遍及各行各業」的數字背後,拆穿了原來只是一場玩弄數字的把戲。
12年每年平均實質加薪只有僅僅0.28%
製造「實質工資增長持續遍及各行各業」把戲的關鍵在於選取「較上年同期」與最新的工資數據比較,而不是「較2004年沙士後」比較。原因在於2003年香港飽經沙士肆虐後,全港僱員基於「共渡難關、同舟共濟」而自願減薪及無償加班。2004年可說是香港經濟近十多年最低迷的一年。因此要準確反映香港目前的工資水平及生活質素是否已經有所改善,最新的名義及實質工資指數應該選取「較2004年沙士後」比較,而不是與「較上年同期」比較。
當剔除與「較上年同期」比較的做法,重新選取2004年作為基準年(即是將「2004年沙士後」的工資指數設定為100),以此比較香港最新的名義及實質工資指數變化。2016年的名義工資指數「較2004年沙士後」原來只上升了51%。扣除通脹後,實質工資指數即可見被通脹蠶食至僅上升了3.4%。換言之,打工仔2004年沙士後至2016年的12年間,實質工資每年平均只有0.28%的近乎零增長。
「運輸」、「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及「製造」三大行業實質工資跌破沙士價
若然按行業分類,打工仔的實質工資水平更加使人憂慮。在統計處選定的8個行業中,「運輸」、「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及「製造」皆跌破沙士價。實質工資跌幅最大的是「運輸」,跌幅為7.2%。第二為「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跌幅為4.2%。最後則為「製造」,跌幅為1.6%。三個行業涉及的人數約為120萬名打工仔,佔全港340萬的打工仔約為35%。
至於「金融及保險活動」、「住宿及膳食服務活動」及「地產租賃及保養管理」三個行業的實質工資指數僅有單位數字的增幅。「專業及商業服務」及「個人服務」的實質工資指數雖然分別有23.3%至28.9%的升幅,但事實上卻只是在過去12年間每年平均取得少於2.5%的升幅而已。
2016年8個選定行業「較2004年沙士後」的工資指數變化
行業 |
名義工資變化 |
實質工資變化 |
運輸 |
35.6% |
-7.2% |
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 |
39.9% |
-4.2% |
製造 |
43.7% |
-1.6% |
金融及保險活動 |
47.5% |
1.0% |
住宿及膳食服務活動 |
53.7% |
5.3% |
地產租賃及保養管理 |
57.1% |
7.6% |
專業及商業服務 |
80.0% |
23.3% |
個人服務 |
88.3% |
28.9% |
所有選定行業 |
151.0% |
103.4% |
運輸業是8個選定行業跌幅最大的一個。雖然「運輸業」實質工資指數自2014年由89.4持續上升至2016年的92.8,但卻遠遠未追回「2004年沙士後」的自願減薪水平,即實質工資指數還未返回100,倒跌高達-7.2%。由此可見,統計處選取「較上年同期」比較,以證明香港目前「實質工資增長持續遍及各行各業」或許並非錯誤,但卻有誤導之嫌,令人以為香港打工仔「年年加薪」,人工「高不可攀」,但拆穿了原來香港整體打工仔的實質工資只是僅僅回復至2004年沙士後的水平,三大行業人工更加是跌破沙士價。
全面提升打工仔滯後的薪酬待遇
經過打工仔在沙士期間「自願減薪」及「無償加班」的同舟共濟精神,香港經濟發展早已回復正常水平,股市及樓市不斷屢創新高,大企業盈利年年上升。但使人憤怒的是打工仔卻未能得到公平回報,整體實質工資一直停留在沙士水平,「運輸」、「進出口貿易、批發及零售」及「製造」更跌破沙士價。因此特區政府不應再只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是要確保打工仔能夠得到公平回報及合理分享到經濟成果。工聯職訓就業委敦促特區政府即時制訂合適的就業政策,全面提升香港一直滯後的打工仔薪酬待遇,促進實質工資能夠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否則不管統計處將最新的工資統計數字包裝得如何亮麗奪目,最終也只是一場數字遊戲,完全無助改變香港青年無力向上流的問題,更不能改變打工仔越做越頹的工作職場現況。
周聯僑
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員會主任
刊於2018年2月13日蘋果日報,A15,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