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城巴車禍揭示巴士車長薪酬低、工時長等問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談及車禍時指出,香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勞動力下降的情況;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更表示未來幾年基層勞工數目減少,或許需要輸入外勞。然而,政府以擴大輸入外勞解決勞動力短缺,只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對本地勞動市場的解讀有失公允,刻意迴避基層員工待遇欠佳等核心問題。
政府弄清失業率偏低的真相嗎?
按政府提出「擴大輸入外勞」的其中一個理據,是因為本地勞動力不足,指出近年的失業率普遍偏低,只有百分之三點二。但單憑這個數字並不能說明各行業的景況。所謂的「失業率低」是泛指整個市場,各行業的就業情況有高有低,絕對不能一概而論。在個別行業,例如住宿及膳食服務,失業率多年來維持在百分之四以上,一七年第一季行業失率為百分之四點五;再看零售業,一六年第4季失業率百分之五點二,一七年第一季行業失率為百分之四點八。建造業由一二年至今,地基及上蓋工程的失業人數由七千八百至一點二萬不等,職位空缺卻只佔失業人數的十分之一;就業不足率則介乎百分之四點四至六點五,顯示開工不足的情況嚴重。其實本地存有為數不少的潛在勞動力,關鍵是如何讓他們投入勞動市場。
上述列出的一連串統計數字,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打工仔女正為失業或開工不足而憂慮徬徨的故事。輕率地一兩句擴大輸入外勞,不但無法幫助到他們,反而會令更多本地工人陷入失業或被進一步剝削的困境。部分行業常說難請人,於是要求輸入外勞,但香港本地真的沒有人手嗎?並非如此。問題是這些工種都是高勞動、低回報的工作,僱主不肯付出合理的工資和福利,自然難請人。工聯會 一項調查顯示,○四年至一五年的十一年間,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累計升幅高達八成二,但是打工仔的名義工資指數卻只有百分之四十五點七的升幅,扣除通脹因素後,實質工資指數只有百分之零點五的增長,部分行業的實質工資指數更錄得跌幅!薪酬待遇不能與經濟增長同步,再擴大輸入外勞,將更拉大貧富差距。
社會富裕了,打工仔卻根本無法分享經濟成果,各行業自然難以吸納人才及挽留人手。
分享成果不應視為奢求
工聯會認為,保障本地工人就業,一同分享經濟成果,才是紓緩勞動力短缺的治本良方。在本地工人的就業需求都未能滿足之前,就擴大輸入外勞,受惠的只是商界、僱主,讓他們可以以低廉的價錢聘請外勞,榨取勞力,對本地工人「壓價」,剝削本地工人的工資和福利,這些對本地勞動市場而言都是非常不健康的發展。本港現有輸入外勞機制:「補充勞工計畫」,一向以來行之有效,在有需要的時候輸入外勞,而不是盲目地輸入。若簡單地「擴大」來開放了輸入外勞的機制,只在表面上解決了所謂人手短缺的問題。至於未來勞動人口減少,以及工種錯配的問題,政府實應未雨綢繆,從做好人才培訓的工作做起。
事實上,本港亦有不少潛在勞動力,政府曾公布香港潛在勞動人口高達二百四十萬之多,當中女性潛在勞動人口超過五十二萬,若能善用人力資源,制訂更多家庭友善政策,提供足夠及合適的託兒服務及社區支援,讓女性能放心離開家庭崗位投身職場,即可紓緩人手不足的情況。
工聯會會長
林淑儀
刊於2017年10月3日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