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城巴车祸揭示巴士车长薪酬低、工时长等问题,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谈及车祸时指出,香港正面对人口老化,劳动力下降的情况;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更表示未来幾年基层劳工数目减少,或许需要输入外劳。然而,政府以扩大输入外劳解决劳动力短缺,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对本地劳动市场的解读有失公允,刻意迴避基层员工待遇欠佳等核心问题。
政府弄清失业率偏低的真相吗?
按政府提出「扩大输入外劳」的其中一个理据,是因为本地劳动力不足,指出近年的失业率普遍偏低,只有百分之三点二。但单凭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各行业的景况。所谓的「失业率低」是泛指整个市场,各行业的就业情况有高有低,绝对不能一概而论。在个别行业,例如住宿及膳食服务,失业率多年来维持在百分之四以上,一七年第一季行业失率为百分之四点五;再看零售业,一六年第4季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二,一七年第一季行业失率为百分之四点八。建造业由一二年至今,地基及上盖工程的失业人数由七千八百至一点二万不等,职位空缺却只佔失业人数的十分之一;就业不足率则介乎百分之四点四至六点五,显示开工不足的情况严重。其实本地存有为数不少的潜在劳动力,关键是如何让他们投入劳动市场。
上述列出的一连串统计数字,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打工仔女正为失业或开工不足而忧虑徬徨的故事。轻率地一两句扩大输入外劳,不但无法帮助到他们,反而会令更多本地工人陷入失业或被进一步剥削的困境。部分行业常说难请人,於是要求输入外劳,但香港本地真的没有人手吗?并非如此。问题是这些工种都是高劳动、低回报的工作,僱主不肯付出合理的工资和福利,自然难请人。工联会 一项调查显示,○四年至一五年的十一年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累计升幅高达八成二,但是打工仔的名义工资指数却只有百分之四十五点七的升幅,扣除通胀因素後,实质工资指数只有百分之零点五的增长,部分行业的实质工资指数更录得跌幅!薪酬待遇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再扩大输入外劳,将更拉大贫富差距。
社会富裕了,打工仔却根本无法分享经济成果,各行业自然难以吸纳人才及挽留人手。
分享成果不应视为奢求
工联会认为,保障本地工人就业,一同分享经济成果,才是纾缓劳动力短缺的治本良方。在本地工人的就业需求都未能满足之前,就扩大输入外劳,受惠的只是商界、僱主,让他们可以以低廉的价钱聘请外劳,榨取劳力,对本地工人「压价」,剥削本地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这些对本地劳动市场而言都是非常不健康的发展。本港现有输入外劳机制:「补充劳工计画」,一向以来行之有效,在有需要的时候输入外劳,而不是盲目地输入。若简单地「扩大」来开放了输入外劳的机制,只在表面上解决了所谓人手短缺的问题。至於未来劳动人口减少,以及工种错配的问题,政府实应未雨绸缪,从做好人才培训的工作做起。
事实上,本港亦有不少潜在劳动力,政府曾公布香港潜在劳动人口高达二百四十万之多,当中女性潜在劳动人口超过五十二万,若能善用人力资源,制订更多家庭友善政策,提供足够及合适的託儿服务及社区支援,让女性能放心离开家庭岗位投身职场,即可纾缓人手不足的情况。
工联会会长
林淑仪
刊於2017年10月3日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