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憂心忡忡地談到,人力不足問題長期困擾香港,直接影響本港經濟增長和民生發展。而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更提出未來幾年基層勞工數量下降,或許需要輸入外勞。我試從實際現象和政策目的兩個角度,去談談擴大輸入外勞問題。
其實,根據政府曾公布香港潛在勞動力高達240萬,當中婦女就佔52萬。香港婦女勞動參與率為55.3%,在東亞地區差不多是最低的,比大家一向理解婚後多照顧家庭的日本女性還要低。而29歲或以下的「尼特族」(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不就業、不在學及培訓的人),就有3萬多人。政府是否有做好相關政策支援呢?包括培訓、社區照顧支援、職位配對,鼓勵企業聘請青年、重返職場婦女、「初老」者(60至65歲)等。在如此巨大的潛在勞動力下擴大輸入外勞,就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懶惰思維。
至於仍有一些少數行業出現「請人難」的問題,說到底就是薪酬待遇欠佳、工作環境惡劣或行業陋習,例如超長的工作時間、中間無薪的「落場」時間太長(如飲食業)、勞動強度高、付出時間和汗水與薪金不成比例的行業(如清潔工、司機),或由於制度問題造成的同工但薪金差異極大的工種(如院舍護理員),造成少有新人入行或大量人員流失。
除了部分行業失業率較高之外,亦有部分行業工資增長長期處於極低水平。 例如2017年首季工資指數,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只有107.5。這個指數是以1999年首季作基數(100)的,即簡單計算一下,這些行業18年來,工資增長不到10%,明顯地這是令前線從業員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
政府須有決心堅持保障本地工人
林鄭特首經常強調香港要保持經濟增長動力和競爭力,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但經濟增長是為了誰?這問題需要我們深刻思考。如果經濟增長了,打工仔分享不到合理的發展成果,只有商界僱主得益,那有什麼意義?市民又怎會支持呢?擴大輸入外勞,必然會導致僱主以平價外勞取代本地勞工,本地工人就算不至失業,也勢被壓價。而僱主哪有壓力或動力去改善就業環境和條件?香港的競爭力就退回舊有年代,只能靠剝削勞動者的血汗來成就。所以,政府必須有決心堅持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才能讓僱主有改善薪酬待遇的動力,去爭人留人。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
陸頌雄
刊於2017年9月29日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