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忧心忡忡地谈到,人力不足问题长期困扰香港,直接影响本港经济增长和民生发展。而劳工及福利局长罗致光更提出未来幾年基层劳工数量下降,或许需要输入外劳。我试从实际现象和政策目的两个角度,去谈谈扩大输入外劳问题。
其实,根据政府曾公布香港潜在劳动力高达240万,当中妇女就佔52万。香港妇女劳动参与率为55.3%,在东亚地区差不多是最低的,比大家一向理解婚後多照顾家庭的日本女性还要低。而29岁或以下的「尼特族」(NEET,全称「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不就业、不在学及培训的人),就有3万多人。政府是否有做好相关政策支援呢?包括培训、社区照顾支援、职位配对,鼓励企业聘请青年、重返职场妇女、「初老」者(60至65岁)等。在如此巨大的潜在劳动力下扩大输入外劳,就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懒惰思维。
至於仍有一些少数行业出现「请人难」的问题,说到底就是薪酬待遇欠佳、工作环境恶劣或行业陋习,例如超长的工作时间、中间无薪的「落场」时间太长(如饮食业)、劳动强度高、付出时间和汗水与薪金不成比例的行业(如清洁工、司机),或由於制度问题造成的同工但薪金差异极大的工种(如院舍护理员),造成少有新人入行或大量人员流失。
除了部分行业失业率较高之外,亦有部分行业工资增长长期处於极低水平。 例如2017年首季工资指数,运输、仓库、邮政及速递服务只有107.5。这个指数是以1999年首季作基数(100)的,即简单计算一下,这些行业18年来,工资增长不到10%,明显地这是令前线从业员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
政府须有决心坚持保障本地工人
林郑特首经常强调香港要保持经济增长动力和竞争力,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但经济增长是为了谁?这问题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如果经济增长了,打工仔分享不到合理的发展成果,只有商界僱主得益,那有什麼意义?市民又怎会支持呢?扩大输入外劳,必然会导致僱主以平价外劳取代本地劳工,本地工人就算不至失业,也势被压价。而僱主哪有压力或动力去改善就业环境和条件?香港的竞争力就退回旧有年代,只能靠剥削劳动者的血汗来成就。所以,政府必须有决心坚持保障本地工人就业,才能让僱主有改善薪酬待遇的动力,去争人留人。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
陆颂雄
刊於2017年9月29日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