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梁振英將於2017年1月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全港350萬就業人口最渴望的,無疑是「尊嚴」及「生活」。若然上班族胼手胝足辛勤工作十多年後,薪金水平卻一直原地踏步,試問打工仔又哪會感到勞動有「尊嚴」,「生活」有改善呢?
近十多年,香港經歷了2003年沙士及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儘管香港經濟已經逐步走出陰霾,但打工仔的實質工資多年來卻是原地踏步。自2004年至2015年的11年間,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累計升幅已高達82%,但是打工仔的名義工資指數卻只有45.7%的升幅,更重要的是當扣除通脹後,實質工資指數只有0.5%的增長。因此可說,全港打工仔的實質工資指數自沙士後的11年間根本無升過,仍然停留在超低工資的「沙士價」。
值得留意的是,2004年是沙士後的第一年,香港各類經濟數據已全面反映「沙士」的衝擊。當年全港市民憑共渡難關、同舟共濟的精神,在最困難的時期仍然積極拚搏,願意無償加班,甚至集體減薪,才能換取今天香港經濟的快速復甦。但是,打工仔的實質工資並未隨經濟改善而增加,反而受到長期抑壓。
如果要求政府在香港這個推崇自由經濟的社會硬性提升各行各業工資,看似天方夜譚,但政府近年新增設的「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絕對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是一個嶄新的職業訓練計劃,特色是吸納建造業「先聘請、後培訓」的精神,重視即時入行、在職培訓及清晰可見的晉升階梯,大幅提高學員培訓津貼,更加首創保證為畢業學員提供「過萬元月薪工作」的措施。工聯會職訓就業委相信,「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絕對有助抗衡壓抑工資的營商手法。
我們期望,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7年的施政報告,能夠正視打工仔工資長期被抑壓、不能分享經濟復甦成果的困境,建議政府積極研究將「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由目前在零售、汽車、印刷、鐘錶、機電業及建造業等6個行業試行,擴展至飲食、酒店、美容美髮、保安、安老、民航等人手短缺的行業,提升先導計劃的培訓津貼及入職工資,促進香港各行各業薪酬健康發展。
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員會主任周聯僑
文匯報,A11,文匯論壇
2017-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