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將職業教育比喻為跑車,駕駛人必然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然而目前職業教育因為忽視勞工界聲音正駛離屬於自己的「職業訓練」路線,胡亂切入傳統專上教育之路。職業教育入錯線導致社會大眾視職業教育為次等教育,香港人紛紛跌進一個「輪迴式」的進修困局,青年人因而無法向上流,技術專才亦出現斷層及老化。
(一)背景
行政長官梁振英近年在施政報告不斷強調「推動職業教育」以做到「行行出狀元」,2014年施政報告指出「政府應重新確立職業教育在教育系統中的定位」。2015年施政報告第138段更進一步表示,「培育本地人力,一方面為年青一代創造更多元化和具前景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提供多元的學習、培訓及發展機會。教育局轄下的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正積極研究進一步推廣職業教育為具吸引力的多元途徑,並會在今年(2015年)年中提交建議」。可惜的是教育局在新成立的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中卻沒有委任任何的勞工界代表,完全忽視勞工界聲音,導致「職業教育入錯線」。2015年公布的《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報告》有關職業教育的改革方向竟然走向傳統專上大學教育之路,喪失了職業教育注重「實操」及「就業導向」的「職業訓練」特色。
(二)「職業教育」與「訓練」
由於職業教育與就業的關係密不可分,故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十分支持特區政府推動職業教育,投放更大資源培育本地人才,建構多元就業藍圖,為香港人創造更優質的就業機會。
《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報告》摘要中的第一段開宗明義指出,「職業教育及培訓為中學離校生及在職人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培育香港發展所需的人才,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社會部份人士側重傳統學術途徑。政府就宣傳職業教育及培訓為具吸引力的途徑,以及幫助改變職業教育及培訓被視為次選的觀念方面,可以下更多功夫」。文中有兩大重點。一,職業教育有別於傳統教育;二,每當提到「職業教育」一詞後必定加上「及培訓」三個字以強調職業教育必定不能缺少「職業培訓」。事實上,職業訓練局作為香港最具規模的職業教育機構,每年約為25萬名學生提供全面的職前和在職訓練,頒發國際認可學歷資格。然而職業訓練局卻不會自稱為「職業教育局」,其原因正在於職業教育其實包含「教育」及「訓練」兩大部份,而當中「訓練」部份更是職業教育的核心精神。。
諷刺的是,《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報告》雖然開宗名稱肯定「職業教育」有別於「傳統教育」,但最後竟然建議將職業教育改名為「職業專才教育」,期望假借傳統專上教育的形象改變普羅大眾對職業教育的印象及吸引更多年輕人成為專業技術人才。然而職業教育根本就是傳統專上大學教育外的另一個教育系統,若然職業教育的改革不重視本身「訓練」的特色以「修身」自強,反而走向傳統教育之路,只求自欺欺人「正名」大學,那麼職業教育將會失去其應有的社會價值,並且永遠淪為次等教育,被市民大眾所唾棄。
(三)「修身」自強:「實操」及「就業導向」
那麼,職業教育應如何「修身」?與傳統專上大學教育相比,職業教育中的「訓練」有兩大特徵,分別為「實操」及「就業導向」。「實操」者,即在職培訓或工作實習也。以建造業為例,建造業的職業教育向來注重「實操」,嚴格要求學員前往工地實習,透過「邊做邊學」的在職培訓模式,確保學員取得行業的專業技術及資歷。事實上,不少家長及學生趨之若鶩的行業也講求「實操」,例如律師、醫生、會計師、教師及社工等等。因此,職業教育絕非只是藍領工人或「手作仔」行業所獨有,反而是任何專業技術人才不可或缺的學習模式。
至於「就業導向」,正是解決目前香港技術專業人才短缺及青年向上流的問題的一劑良藥。以香港職業教育的王牌課程學徒訓練為例,每一位參加的學徒在訓練期間,職業訓練局皆會指派一名學徒督察跟進學徒的學業及職業問題,因此學徒計劃向來皆有約九成的成功就業率。又例如近年建造業人力需求殷切,因此建造業議會推出的職業教育課程特別設計了多項就業跟進的配套服務,包括師友計劃、學員家訪、學員跟進調查、僱主問卷調查等等,務求確保每位畢業學員能夠成功投身行業工作,為香港的經濟作出貢獻。
(四)行政長官重視職業教育、教育局卻吹捧副學士造成「輪迴進修路」
可惜的是,自從香港跌入知識型經濟的迷思後,傳統專上大學教育從此膨脹獨大,職業教育則不斷萎縮,被社會視為次等教育。政策上教育局雖然負責專上教育及職業教育的規劃及推動,但實際上教育局只專注專上教育的發展而忽視職業教育。職業訓練局近年竟也敵不過重「文」輕「武」之風,大力開拓高級文憑及學士學位學程而忽略著重「實操」及「就業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
以2014年5月舉行的「多元出路資訊SHOW」為例,教育局的宣傳重點是專上課程學額超過六萬個,包括22,160個學士學位、38,300個副學士學位、以及11,000個毅進文憑、持續進修及職業課程等的學額。教育局更特別強調「副學士是獨立而有價值的資歷」,鼓勵學生積極考慮以副學士作為繼續升學的途徑,完全忽視職業教育對年青人就業出路的重要性。教育局如此輕視職業教育而大力吹捧副學士課程,與行政長官梁振英近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強調「推動職業教育」的說法大相徑庭。教育局如此輕視職業教育,怪不得家長及年青人自然視職業教育為「次等教育」,誤以為只是無心向學及家境清貧的年青人的無奈選擇。
「多元出路資訊SHOW」所謂的多元出路,其潛規則原來就是年青人中學畢業後,只能夠透過傳統專上教育的「不同升學途徑」,例如自資副學士及毅進文憑才能躋身進入大學之門。因此目前香港中學離校生出現了一個「輪迴式」的進修困局。不少父母和學生認為只有大學畢業才能保證在職場上有較佳的發現。中學離校生若然未能順利升讀大學,則絕大多數會選擇重讀或報讀副學士,期望將勤補拙,以青春及金錢換取大學入場券,不惜在「畢業、重讀、副學士、借貸、待業、進修」的生命輪上不斷「輪迴」打轉,盼望能轉出一片就業新天地。至於當中有幾多名莘莘學子最終能夠跳出「輪迴進修路」闖出就業一片天,當中又有多少失望而回變成借貸過度的債仔學生被迫無奈就業,香港人絕對是心中有數吧。
(五)建議
要協助莘莘學子跳出「輪迴進修路」,促進青年向上流,並且為香港培訓合適的技術專業人才,香港工會聯合會深信教育局實在責無旁貸,必需貫徹執行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清晰指出的「推動職業教育」政策,而非因循苟且,排斥勞工界聲音獨斷獨行。就此,香港工會聯合會有以下多項建議:
1.職業教育應該重塑為「職業專才教育及訓練」
由於職業教育絕非次等教育,而是傳統專上大學教育以外的專業教育系統。但目前《職業教育報告》卻建議將職業教育改名為「職業專才教育」,整個職業教育改革方向只是朝向「正名」大學之路出發,脫離不了重「文」輕「武」的觀念。因此,香港工會聯合會認為香港的職業教育應該重塑為「職業專才教育及訓練」,強調本身「職業訓練」的獨特性。
2.大力推動及資助工會舉辦技能比賽
為了有效提升行業專業,透過「實操」及業界同業交流,香港的工會多年來舉辦了不少廣受業界重視的技能大賽。例如由髮型化妝整體形象設計師總會及香港美容健體專業人員總會舉辦的中華兩岸世界潮流髮型化妝競技大賽於2015年已經踏入第十屆;由飲食業職工總會舉辦的港澳專業廚藝大賽更加已有十年的歷史。以上兩個由工會主導的技能大賽,皆是美容美髮及飲食業界的盛事。中國、台灣及澳門等官方機構皆積極參與,用實際行動推動行業技術不斷進步發展,反觀香港政府對此的投入卻一直不多。2016年施政報告的施政綱領提出「支持主要的職業專才教育機構舉辦大型技能比賽」,只懂將焦點放在專才教育機構身上,對於由工會主導,早已廣受業界認同的技能比賽卻完全沒有提出任何支持及資助,實屬不智。故此,特區政府應該大力推動及積極參與由工會舉辦的技能比賽,透過直接資助及派出政策官員出席比賽,以實際行動推動行業專業發展。
3.將「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變為常設計劃,並擴展至各個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及增加培訓名額
政府有責任帶頭推動香港經濟,為不同行業培訓足夠及合適的人手,特別是當無良僱主缺乏承擔,拒絕投資,只懂「走精面」要求政府輸入廉價勞工。因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加強職業教育,認同改革學徒計劃,推出全新的「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包括提升學徒津貼、入職薪金及更清晰的晉升階梯。既然香港目前不少行業皆宣稱「勞工不足」,那麼教育局應該趁此機會大力推動各行各業求才若渴的僱主參加「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將「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變為常設計劃,並擴展至各個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及增加培訓名額,透過提供更多的實習職位吸納新人入行。否則,僱主只懂口喊輸入外勞而不願意投資於人才培訓上,足以證明「勞工短缺」之言實屬謊言。
4.邀請工會參與政府舉辦的職業教育展覽,例如「多元出路資訊SHOW」
「多元出路」雖然是教育局宣稱的香港教育制度特點,但教育局一直視職業教育為「次等教育」。觀乎教育局每年為應屆中學文憑試應考生提供升學就業資訊而舉辦的「多元出路資訊SHOW」展覽,有關職業教育及生涯規劃的資訊,包括現代學徒計劃、見習員培訓計劃、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以至香港職業教育的皇牌課程:學徒訓練卻只是鳳毛麟角,反而自資學位課程、副學士、毅進文憑、重讀或海外升學等傳統專上教育的資訊卻佔據九成的位置。由此可見,不管教育局新增的教育或培訓課程名目再多,從數量至質量上只是不斷摧谷擴大專上教育系統,講求與就業導向的職業教育始終處於被忽視的地位。
因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強烈要求,教育局必須於每年5月舉辦的「多元出路資訊SHOW」展覽開始,將職業教育重新擺放在一個重要的推廣及宣傳位置上,特別是重點宣傳現代學徒計劃、見習員培訓計劃、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以至香港職業教育的皇牌課程:學徒訓練;並且邀請工會駐場向所有參觀者介紹本身行業的職業教育,為年青人提供真正多元化的升學就業資訊。
5.保留過往資歷認可過渡期安排
資歷架構自2008年推出以來,一直得不到行業的認同。截至2014年年底,在9個設有「過往資歷認可」機制的資歷架構行業中,只有平均不足2.3%的行業從業員透過該機制取得資歷證明書。
透過「過往資歷認可」機制取得資歷證明的從業員人數
行業 |
推行日期 |
行業人數 |
取得「過往資歷認可」人數 |
百分比 |
印刷及出版業 |
2008年6月 |
28,300 |
764 |
2.7% |
鐘錶業 |
2008年6月 |
19,500 |
658 |
3.4% |
美髮業 |
2008年6月 |
16,000 |
836 |
5.2% |
物業管理業 |
2011年3月 |
82,700 |
6,370 |
7.7% |
汽車業 |
2011年11月 |
17,200 |
601 |
3.5% |
珠寶業 |
2011年11月 |
34,400 |
648 |
1.9% |
物流業 |
2012年3月 |
127,400 |
988 |
0.8% |
美容業 |
2013年 |
34,400 |
59 |
0.2% |
中式飲食業 |
2014年 |
136,800 |
684 |
0.5% |
|
|
|
平均百分比 |
2.3% |
有鑑於此,香港工會聯合會早於2013年3月14日就曾約見當時的教育局副局長李美嫦要求爭取延長「過往資歷認可」機制過渡期的安排。可惜的是,教育局多年一直未有認真聽取工會意見改革資歷架構。事實上,由於資歷架構一直拒絕承認業界從業員早已考取的業界專業資格,在行政上無理要求僱員再次花費金錢、花費時間主動去證明,或通過考試及評核去考取本身早已擁有的專業資格,這個正是目前資歷架構缺乏行業認受性的主要原因。因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強烈要求政府保留「過往資歷認可」機制過渡期的安排,直到資歷架構得到徹底的改革為止。
6.擴大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範圍及提升資助金額
目前持續進修基金規定只可以資助「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即是商業服務、設計、金融服務業、語文、物流業及旅遊業等行業,高度限制了在職僱員的進修方向。因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建議持續進修基金應該參考薪俸稅的個人進修開支免稅額安排,凡與工作有關的培訓課程皆可以申請持續進修基金。其次,大幅提升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金額,由目前的1萬元增加至4萬元;取消申請人最多可申領發還款項4次的限制;並延長持續進修基金規定申請人必須在4年內申領全數資助金額的規定至10年。
7.立法規定全港在職人士每年享有有薪培訓假期,方便僱員進修温習及考取專業試資格
現代社會,在職人士若然拒絕持續進修,恐怕不用多久就會被市場淘汰。可惜的是自沙士後,打工仔除了工資長期停滯不前外,還要面對與日俱增的長工時問題,根本沒有時間能夠抽身進修學習。反觀外國,不少先進國家早已將終身學習視為公民的基本權利,更制定了專門的法律保障和推動國民終身學習。在澳洲,《2001年土著社群及組織(西澳洲)裁定》訂明,工會代表、商店的管事或工作場地認可的員方代表,均應享有每年最多五天的非累積假期,用以修讀由認可培訓機構開辦的課程。新西蘭的情況與澳洲相似,亦有立法就有薪培訓假期訂定條文。《2000年僱傭關係法》第七部訂明,工會有權向身為工會成員的僱員分配最多五天的僱傭關係教育進修假期。
事實上,香港部份有前瞻及眼光的僱主,早已為僱員提供有薪培訓假期以吸引人才,只是有薪培訓假期始終不是主流的僱員福利。故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建議政府要帶頭推頭業界制定有薪培訓假期制度,透過立法方式,規定全港在職人士每年享有有薪培訓假期,方便僱員進修温習及考取專業試資格。
8.邀請工會在中學推動生涯規劃
由於香港政府不重視職業教育的推廣,導致父母及學生因為「無知」而對職業教育的產生抗拒。以學徒訓練為例,每年的宣傳費及到中學舉辦推廣活動的次數只有十多萬元及不足二十次,與新高中學制動輒數以百萬的宣傳費及超過70次以上的中學推廣相比根本不成比例。怪不得家長及青年人大多輕視職業教育。年青人又那會視成為一個「技術專才」為終身職業?
事實上,目前技術行業出現人才斷層及老化正好代表著新人有較佳的晉升機會及就業前景。近年建造業正是將此行業危機打造成年青人的就業生機,成功吸納了不少年青人參加建造業培訓課程。故此,香港工會聯合會建議政府目前在中學大力推廣生涯規劃的同時,必須邀請工會合作,令到中學生全面了解不同行業的工作性質及發展前景,引導年青一代各展所長,做到真正的「行行出狀元」。
9.成立包含勞工界代表的「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加強推動職業教育
沒有勞工界的參與及監察,職業教育只會入錯線,淪為傳統的專上教育,失去了原本應有的「實操」及「就業導向」的兩大特色。因此為了落實加強職業教育,香港工會聯合會建議特區政府應該從速成立一個包含勞工界的「職業教育專責小組」,負責推動及監察改革職業教育的工作,共同為香港的職業教育締造一個美好的前景。
香港工會聯合會
理事長吳秋北
2016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