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劣質「劏房」問題已達成強烈的社會共識。由2022年施政報告規劃建立三萬套「簡約公屋」,到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成立工作組處理劣質「劏房」,再到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立法取締不合規或無登記的「劏房」,並確立住屋最低標準的「簡樸房」;特區政府和立法會在解決「劏房」問題上有節奏、有步驟。現時「簡樸房」立法階段將至,特區政府須建立完備的法律框架、執法架構、行政支援和宣傳動員,高效落實相關措施,以振民心、解民憂。
「簡樸房」的法律框架,是設定標準、限時登記、賦時適應和專業認證。住屋標準本屬剛性,但可以區分為幾個層面。如事涉居所安全的,必須不能含糊;但如屬生活質素,例如光線、空間的,則應給予充分時間給業主整改,並可設置一個處理標準更新的工作小組,加強社會參與。法例生效後的登記期和適應期,應長達48個月,並讓有資格登記成為「簡樸房」的出租業主押後認證資格,由刊憲當天至三讀通過當日前,使社會各界有充足時間預備。
「簡樸房」法例的執行,包含執法部門、執法方式和執法優次。特區政府應明確執法隊伍,並採取「先勸喻、後執法」的方式,優先對家有兒童或長者的「劏房」戶或「簡樸房」戶進行執管,並配以「簡約公屋」或過渡性房屋作執法的後援,不致讓受執法影響的家庭無居所可住。
整個解決「劏房」問題的政策包括執法和安置,涉及數以萬計基層居民的生活。特區政府除了要加快興建公屋及「簡約公屋」,籌組「劏房社區服務隊」,挨家逐戶講解法例和保障,還要對相關家庭提供個案支援,符合「主動扶貧」和「精準扶貧」的工作原則,切實透過「簡樸房」政策和「簡約公屋」的「組合拳」,使基層居民生活質素有所改善。
「簡樸房」法例內容要「入屋」,確保業主和租客認識法例和權責。特區政府須用好法案在立會密集式審議的黃金機會,做大做深宣傳。業主申請「簡樸房」認證的資格應延後至三讀通過當日,好讓潛在合規的業主不會錯失機會。特區政府也要動員全社會和教育、福利、民政、房屋等政府部門,組織政策宣講隊和家訪隊,築成全面的宣傳教育網。
告別「劏房」,知易行不易,政府要有決心、有配套,用兼聽而果敢的態度,聯結社會和議會,令好政策有序落地,讓市民實實在在地感到香港正邁向由治及興。
鄧家彪
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
(刊:文匯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