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民衆日常生活工作,不論是辦理政府公共服務、申請社會醫療保障,還是開立銀行戶口、求職、購買火車票等,都習以為常地在電子平台系統上操作。「實名制」與電子化認證和付款系統,均以內地身份證為認證基礎。普羅大衆可謂一證在手或一證在手機,全國通行。然而,香港居民持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回鄉證)相對內地人民使用身份證,在出行、辦理事務,均出現不少差別,回鄉證與內地身份證制度並不兼容,會產生諸多不便,香港工聯會在內地設有6個諮詢服務中心,過去一段時間收到不少投訴和求助,特別是在疫後復常通關後,希望在內地使用回鄉證時更便捷。
筆者日前再向全國政協提出「港澳居民回鄉證升格如內地身份證」 的社情民意,建議提升回鄉證的功能和增強通行度,更方便兩地往來和人民交往,更好投入國家發展大局,促進大灣區融合。
據政府統計,截至2022年中有52萬9,500名港人常居內地廣東省,他們也是以回鄉證往返內地。有內地港人反映回鄉證在交通出行、金融服務、電子政務和旅遊等日常生活細節中遇到的不便情況。內地身份證通過電子化系統輕易做到的事,回鄉證就手續繁複,往往要通過人手處理解決諸如取票等簡單程序。舉例來說,現時港人在內地使用回鄉證登記搭乘動車,需要列印車票作為憑證,但車站僅有極少量自動兌票機可使用;深圳公交深圳通應用程式或深圳通+小程式,回鄉證根本無法註冊登錄,不能做到實名認證。
目前持回鄉證的內地港人,仍無法享有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金融服務方面用回鄉證查詢不了個人信用信息文件即內地稱「徵信」的資訊,很多時更要花費時間親身到窗口櫃位排隊處理,例如內地港人以回鄉證辦理社保,投保港人要親自到社保局和銀行辦理參保及開納社保卡。港人在深圳以靈活就業的身份購買社會保障時,必須持有居住證,因回鄉證不獲認可資格。至於醫療服務方面,部分醫院線上掛號、廣州市政府政務平台部分功能使用回鄉證無法進行人臉識別功能導致無法使用。內地居民能透過網上程式辦理駕駛證業務,但持回鄉證的內地港人只能到車管所辦理。景區購票不能用回鄉證在網上購票,只能現場購買。
內地身份證由18位數字組成,與回鄉證的H+8位數標準編碼不同,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體現了中央對港澳居民的關懷,然而上述例子說明回鄉證與這些電子平台系統難以相容。倘若回鄉證升級,優化為與18位身份證號碼相同規格,將可確保在社會公共服務系統中用於識讀身份證的所有終端和設備都能識讀它,便利港人在內地工作生活;同時回鄉證升級更具有象徵意義,可消弭制度、技術上的隔閡,增強港人的國民身份認同,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黃國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工聯會理事長
立法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