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願景是「重預防、治未病」,改善巿民的整體健康狀況。為配合藍圖發展和解決醫生不足問題,政府大力吸引非本地培訓醫生來港執業。目前免試認可的75間海外醫學院,絕大部分來自英美澳加,印度亦有學院上榜,內地只有3家,但都限定以英語授課。很多香港學生升學的中山大學,雖然亞洲排名不遜於印度院校,卻未獲納入名單,整個廣東省的醫學院都不獲免試認可。
醫護流失率偏高,公營醫療系統尤甚。香港目前每1,000人口只有2名醫生,低於新加坡和日本的2.5名,遠少於英國3名和澳洲3.8名。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早前表示,只有50名海外醫生在醫管局工作,直指有限度註冊及特別註冊計劃反應不理想,寄望日後到外地進行大型招聘以改善情況。
與其取遠水救近火,政府何不善用在港的醫生人才?本港正有一批曾在內地接受正規5年或以上醫學教育,並已考取到醫師資格的香港居民,當中不乏具豐富臨床經驗的主治和專科醫生,但他們的醫生資格不被香港醫療體系承認,有人徹底轉職賣保險、保健員或看更,醫療人才白白浪費。
我認為政府可參考以往「社團醫生」的考核模式,當時由香港大學外科、內科及婦科教授擔任考官,招聘在內地受訓的醫生,通過三重口試考核後,便可受僱於慈善機構開設的診療所,以有限度註冊醫生名義行醫,將擁國家資歷醫師納入醫療體系。
「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地區康健中心服務模式為基礎,「同聲同氣」的醫護人員對基層醫療服務十分重要,政府應盡快設立人才庫,充分掌握具內地醫師資歷的港人資料,包括總體人數和專科範疇,加以善用。另外,每年都有不少港生到內地學醫,提供銜接課程協助回港執業,比要求通過門檻過高、偏重英語的執業試來得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