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出席工聯會的「施政報告諮詢會」,會上多位工友主動發言大吐苦水,反映行業的實況,要求特區政府盡快落實針對性措施, 幫助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工友。
港澳碼頭自去年2 月因疫情封關,跨境客船停航至今,大量員工被裁,其餘也被減薪三成以上、被迫放半個月甚至更長的無薪假。防疫抗疫基金撥款援助船公司,對於旅遊業領隊也有發放支援金,但客船員工卻得不到任何的救助。失去收入,工友生活捉襟見肘,不少人要轉行送外賣、做保安,工會憂慮這些具經驗和專業技能的工友流失,行業將陷青黃不接的局面。
疫情下,清潔工人亦是首當其衝。缺口罩、缺消毒酒精…… 防疫物資短缺,外判公司不支援,工人只能「靠自己、頂硬上」,除了平常就要面對的惡劣工作環境,還要面對疫情,每天擔驚受怕。政府發放的支援金額真正落到工友手上的已經大打折扣,效果甚微。而現時最低工資「兩年一檢」, 增薪滯後,對清潔工人來說更是難以接受。
另一方面,旅遊巴、商用車面對泊車難的問題。年初政策改變,司機原本只需到晚上8 時的「入錶」延長到午夜12 時。很多司機工作一整天,晚上停泊好車輛後卻不能回家,要在車位附近逗留到9 時「入錶」後才能回家,回去後也不能馬上休息,還要等到11 時透過App 「遙控入錶」後才能真正放下心頭大石,每天的休息時間被大大壓縮。
除上述外,公務員、建造工人、機場員工、跨境貨運車司機等,一共13 位工會代表發言,向特首反映了各自行業的苦況和改善的建議。各業所面對的狀況不一,但都同樣困難。特首表示藉此機會了解到前線的真實狀況,也發現了防疫抗疫基金的遺漏之處。
政府要做好工作, 就必須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獲得市民的認同。官員必須多接地氣,落區聽取民意,到前線了解實況,和打工仔傾談心聲,施政才能更精準,解民倒懸,而不是閉門造車,令政策「離地」,使市民無助無援。施政理念以人為本:察民情、知民需、解民憂、紓民困!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
刊於2021年9月2日《香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