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2013 年10 月24 日發表題為「集思港益」的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下稱職訓就業委)認為,諮詢文件明顯側重處理人口老化、勞動力不足及生育率下降這三大問題。然而對於影響深遠及損害香港經濟發展基礎的人力資源問題,卻連半點篇幅也沒有,這正是今次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的盲點。這個不容忽略的人力資源問題就是:技術人才老化及斷層。
香港政府不重視技術專才,導致年青人及家長對職業教育意興闌珊,技術人才因而出現斷層及老化。今年施政報告強調「行行出狀元」,第102段指出:「每個人有不同的興趣和才能,主流教育未必適合所有青年人,政府應重新確立職業教育在教育系統中的定位,並引導年青一代建立選擇職業的正確觀念」,這絕對有助政府扭轉目前「重文輕武」的人力資源政策。
多年來,政府從未就人力資源發展,特別是職業教育及在職培訓制訂完善的策略,情況令人關注。儘管勞工及福利局轄下設立了人力發展委員會,而局方亦指會不時聽取該委員會的意見,制定人力資源發展的策略,以配合香港的人力需求,然而,人力發展委員會近年召開的會議寥寥可數。當中既沒有作出具體建議,也沒有與職業訓練局、僱員再培訓局及資歷架構等學術及職業培訓機構有所聯繫,完全起不到制定發展人力資源策略的功效,以致出現人力錯配的現象。這從近期港鐵及中電投資鉅額制作招聘學徒廣告可見一斑。
追本溯源,這實在要歸因於政府帶頭削減及輕視職業教育。九十年代中期前香港中學主要分為文法中學、工業學校和職業先修學校,專上教育與職業教育兼容並存。但自從知識型經濟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硬道理後,專上教育從此膨漲獨大,職業教育則不斷萎縮。人力資源政策「重文輕武」,學生與家長自然對職業教育棄之如敝屣。表面上年青人因著大學學位增加,副學士、毅進文憑及展翅青見等新計劃相繼出現而增加了升學就業的能力,但實際上年青人的競爭力卻屢受質疑、「債仔」學生暴增、技術人才新血不足,經驗技術的累積與承傳自然閉塞,直接影響經濟發展(見附圖)。
故此,政府再不能對技術人才老化及斷層等問題視而不見,而是要敢於迎難,杜漸防微,改革人力資源政策,透過重視及提升職業教育去鞏固及發展香港的技術專才,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打下更鞏固的根基。以下為職訓就業委對人口政策諮詢文件的建議:
- 政策層面方面
- 改革香港人力資源政策政出多門的做法。全港性人力資源發展策略不應再由教育局及勞福局分割推動,而應改為由單一的政策局負責制訂及推動;
- 參考德國及澳洲等國家的現行做法,制定職業訓練與文理商學術技訓並重的雙軌學制,讓人人各異的專長得以發揮,同時配合社會在技術、文化和經濟發展所需提供適切的人才;
- 成立不同行業的人力發展專責小組。近年商界不斷吹噓「勞工短缺」要求輸入外勞,然而只懂短視及單一地向政府施壓要求輸入外勞,對於「勞工短缺」的成因、具體情況及性質根本毫無分析。除了輸入外勞外,更沒有任何具體及有建設性的建議。反之由勞、資、官及學者四方面組成的「零售業人力發展專責小組」,卻能夠相對客觀的探討零售業人力供求的問題。因此政府應在幾個人手相對緊張的行業,例如飲食、建造及醫護界等行業成立由勞、資、官及學者四方面組成的人力發展專責小組。以針對性及群策群力的態度組織不同的持份者,攜手研究不同行業的人力供求問題,充份了解不同行業所謂的「勞工短缺」是甚麼性質、原因為何及其具體情況。更重要的是,能夠對症下藥,在相關行業提出一套相對全面的挽留及吸引人才政策,而非單嗌口號要求輸入外勞;
- 職業訓練方面
- 即時檢討自1976年成立的《學徒制度條例》,以及與學徒計劃相類似的現代學徒計劃、美容及美髮業見習員訓練計劃,以積極完善相關學徒制度,為青少年提供穩定而有前景的技術專才培育、發展和晉升階梯;
- 施政報告第105段建議新增學徒津貼以吸引青年參加學徒訓練。然而青年不願參加學徒訓練的核心原因在於「技術專才貶值」。目前香港技術人才的工資待遇絕對可以用「恐怖」二字形容。以電梯行業為例,具有十多年年資的大師傅月薪竟然不足15,000元,新晉的電梯技工的工資絕不超過10,000元。機電工程及汽車維修學徒的工資更在8,000元以下,剛完成訓練的工資最低的亦只有約8,500元。試問如此工資水平又如何能夠吸引青年入行?!因此相對於增加學徒津貼,治本之道是提升技術專才的待遇及社會地位。否則,年青一代只會繼續一窩蜂選擇文職服務行業,反而對這些技術工種不屑一顧。
目前部份技術工人的工資水平:
學徒工資
完成學徒訓練後工資
電梯
約8,000元
10,000元
機電
7,000至9,000元
10,000至12,000元
汽車
5,900至7,500元
8,500至11,000元
- 為了扭轉家長及青年視職業教育為「次等教育」的偏見,職訓就業委歡迎政府在施政報告第103段提出的成立職業教育專責小組。然而更重要的是,新成立的職業教育專責小組,必需加入勞方代表,以確保有關推廣職業教育的工作不會淪為形象工程;
- 由政府牽頭與業界緊密合作,設計合適的技能訓練課程,確保有關技能為業界所需;並檢討及整合現有多項有關青少年的培訓計劃,例如展翅青見計劃、毅進文憑、Teen才再現計劃等項目,此舉有助畢業生學有所用,加快融入相關行業工作,同時為社會解決人力資源錯配,以及釋放潛在青年勞動力投入勞動市場;
- 在職培訓方面
- 盡快落實標準工時,讓在職人士可騰出時間進修,以提升個人競爭力;
- 加強在職人士的兼讀職業訓練和轉業培訓;
- 增加個人進修開支免稅額至9萬元;
- 立法規定全港在職人士每年享有有薪培訓假期,方便僱員進修温習及考取專業試資格;
- 資歷及學歷認可方面
- 檢討資歷架構認可機制,特別是要與國家職業資格掛鈎及與行業實際技術配合;
- 持續進修基金方面
- 大幅提升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金額,由目前的1萬元增加至4萬元。
2014年2月19日
附件:香港教育制度的特色
目前情況:
- 表面多元,實質高等教育獨大
問題:
- 職業教育大量萎縮
- 未能因才施教
- 家長及學生缺乏選擇
- 不斷制造「債仔學生」
- 技術人才斷層,影響經濟發展
八十年代香港教育特色點:
- 多元出路,高等教育為主流,但不排斥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