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創科合作已經穩步向前,我預期在疫情之後,這個合作將得到更好的深化。」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近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如是說。 近年香港和內地在創科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在2019年後新設立了20間,當中香港佔了19間;中國科技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以及廣東省撥款支援香港科研的「過河資金」至今共達3.4億人民幣;廣東已開放約1萬個重大設備與香港科學家共用。 今年年初,立法會通過一筆約181億港元的撥款,支持河套區港深創新科技園發展。薛永恆表示,這將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科學園,憑藉地域優勢,可在「一區兩園...

據廣州市政府官網消息,《廣州市老年人優待辦法》(下稱《辦法》)於5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60歲以上及65歲以上長者辦理「老年人優待證」後,在乘坐廣州市公共交通工具、公立醫院掛號、門診等方面將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待遇。香港工聯會廣州中心員工在向廣州市相關單位諮詢後證實,該《辦法》中所提及的長者優惠待遇,同樣適用於持有廣州有效居住證並辦理了「老年人優待證」的港澳台居民。 71歲的港人黃樹彬,退休後便到廣州定居,因為疫情已有較長時間沒有返港。「我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定期覆診開藥,但因無法回港覆診,香港的醫生無法準確掌握病...

國家教育部、廣東省政府2021年4月19日聯合發布意見,明確提出支持深圳高水平高職院校擴大港澳招生,並支持香港副學位學生到深圳升讀本科層次職業教育。 據《大公報》報道,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獲教育部、廣東省支持開設部分本科專業,料將成為香港副學位學生提供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院校之一,在其2019屆畢業生中,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及物流管理等大灣區熱門專業累積就業率達100%。 據悉,教育部、廣東省19日聯合發布《關於推進深圳職業教育高端發展爭創世界一流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20條改革創新舉措,主要包...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4月19日公布新政策,將設立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資金,在5 年內直接投資大灣區內地9 市與港澳相關科創、創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或其他有重大意義項目,將優先支持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 國家發改委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指出,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更好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作用,發改委依據相關政府投資法規制定該《辦法》,即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據《明報》報道,根據《辦法》,專項資金將支持範圍包括廣州...

自2019年2月中央政府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來,各中央部委已出台多份支持大灣區金融、法律、專業服務發展等政策文件和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居住、學習的措施。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1月27日發表《施政報告》表示,與廣東省及深圳市領導會面後,雙方同意要大力推進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及通關便利化、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現代服務業合作、教育、人才培訓和青年交流、共建優質生活圈等工作,包括放寬「港車北上」。 在「屯門—赤鱲角隧道」開通後,將全力推進「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容許合資格的香港私家車毋須配額,經港珠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