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今天(10月21日)就跨境醫療支援以及牙科服務等相關議題舉行記者會,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全國政協委員、工聯會秘書長馬光如就跨境醫療合作提出政策倡議,促進灣區醫療發展 擴大跨境醫療支援。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預計2040年65歲以上人口飆升到260萬,為本港的醫療系統帶來巨大壓力,而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服務量已達800萬人次,每年亦增加約90萬個新症,公營醫療系統大排長龍,備受挑戰。與此同時,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內地與香港之間兩地人員來往變得頻繁。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2022年就有近53萬香港居民通常居住在廣東省內,而其中65歲以上市民有近9萬人口,而在2022年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香港醫療券結算金額有近1100萬,涉及32356宗交易。由此可見,香港人口老化對醫療服務需求巨大,而現時本地服務嚴重不足,跨境醫療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跨境牙科治療 需提供適切支援
繼早前9月14日工聯會召開《多措並舉 解決睇牙難睇牙貴問題》記者會後,工聯會內地中心在9月18日至9月29日進行一項《關於跨境醫療牙科治療問卷調查》,更深入了解香港市民對跨境牙科的意見,以網絡問卷調查方式並成功回收了1105份問卷。結果顯示,跨境牙科服務方式,可讓本港市民多一個選擇,並為政府提出紓解本港「睇牙難」「睇牙貴」的問題。
馬光如表示,由調查結果可知,過去五年時間裡(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市民對使用牙科服務的頻率仍然比較頻繁。調查所得:一)有超過2成受訪者最大一筆牙科開支超過15001元;二)租住在本港私人樓宇的牙科開支普遍偏低,在同樣情況下,不排除居住在租賃私人樓宇居住的基層市民,或因高昂的牙科開支和租金壓力而不太願意接受牙科醫療程序;三)最受港人歡迎養老的大灣區內地城市中山、深圳和廣州的牙科服務收費調查,在洗牙、補牙、拔牙、種牙以及杜牙根的服務收費,無論公營還是私營較本港私營的牙科診所均低60%-90%;四)受訪者中有超過96%認同「本港的牙科醫療費用過高,港人前往內地看牙成為解決牙齒問題的大趨勢」這一說法;五)超過98%的受訪者贊成將香港醫療券擴展至內地更多醫院,同時有超過98%的受訪者認為香港政府應提供適切的支援政策或資助安排用作跨境牙科治療。
馬光如說,市民輪候特區政府牙科診所服務十分困難,全港只有11間牙科街症診所,不少長者更要半夜或通宵輪候街症。調查結果發現,「北上睇牙」成為一種價廉物美方式解決牙科治療的新趨勢,如同近日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一樣,受訪者普遍對「北上睇牙」均表示十分有信心,因此我們建議可以跨境牙科服務支援作為解決本港長者「睇牙難」「睇牙貴」困難的路徑。
加強跨境醫療支援 擴展醫療券受用城市範圍
黃國表示,現時香港醫療券只能在深圳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及其轄下的華為荔枝苑社會服務中心中使用,遠遠未能滿足現時港人對跨境醫療的需要。近年,選擇到內地大灣區城市就居、就業、就學,或退休養老日漸增多。為方便港人和「就近就醫」原則,免去舟車勞頓的風險,跨境醫療合作是大勢所趨,而且一國之下,福利可携應加強加快,香港醫療券的使用範圍有需要盡快擴展到內地較多港人定居灣區城市的三甲醫院或認可的私營醫療機構。
黃國又表示,早前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以及工聯會康齡服務社做了一項關於跨境養老的調查報告,超過97%受訪者支持將本港的跨境醫療支援擴展至內地,近來特區政府有意加強跨境養老福利政策,因此相信未來將有更多的香港長者選擇「北上養老」。工聯會早於2015年就提出將本港醫療券擴展到內地使用,期望下週三特首發表的施政報告有好消息,接納工聯會的倡議,順應民意,除港深大醫院,將醫療券擴展到較多港人聚居的灣區城市(如廣州、中山、東莞等)三甲醫院或認可的私營醫療機構中使用,加大加快跨境醫療支援,惠及更多港人。
黃國認為,如醫療券擴至灣區城市中使用,將是「一舉三得」的舉措,其一可以減輕香港本地的醫療壓力,讓患者或長者可以多一個選擇;其二能緩解現時本港醫療系統人手不足帶來輪候時間長的問題;其三病人可以盡快得到治療的機會,同時讓內地港人得到「就近就醫」的支援,減少舟車勞頓帶來的辛苦或病情惡化。
黃國指出,現時醫療券的使用規定有優化空間。既然在港公營醫療排長龍,何不可以先導計劃形式容許加快港人到港深大做手術,並提供資助。這做法可令患者盡快得到適切治療,又可減輕港醫壓力。而且,醫療券更可進一步優化,使用範圍應可以考慮擴展至身體檢查、醫學化驗(CT、MRI等),以及直接購買內地醫保。以「錢跟人走」的方式,善用內地醫療資源充裕的背景下,結合跨境醫療互相支援的方式,破解香港公營醫療的壓力。
此外,黃國提及工聯會內地中心一直以來都接獲不少涉及跨境救護服務的求助。而多年來在全國人大和政協層面作出提案及社情民意反映:提出跨境救護車服務能「點到點」的方式護送兩地患者到醫院,而不需要像現時在口岸換車,這樣可進一步緊急醫療需要。對此,我們促請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加快共同研究相關安排實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健康。
個案分享
出席記者會的羅先生表示,現時他在惠東居住,未來如果醫療券可以在深圳以外的醫院用上的話將對他而言,是十分方便。作為退休公務員的羅先生,以往每年都有一次洗牙服務,但自去年開始這項服務已由每年一次減至每三年一次,可以反映出現時政府衛生署牙科服務之嚴重不足。隨著內地的牙科醫療服務技術的大大改善,如特區政府有支援港人「北上睇牙」,將會舒緩香港牙醫服務壓力,也讓香港市民多一個價廉物美的選擇。
林女士認為,如果醫療券可以擴展到內地更多城市使用,可以讓香港人多了一個選擇,不用局限於在香港或深圳的港大深圳醫療接受治療。同時內地的醫療水準已進步不少並追上時代的需要,若特區政府為港人提供跨境醫療支援,便能與內地的醫療服務互補,某程度上也能減輕香港醫療服務的壓力,讓香港患者多個選擇。而香港牙醫收費昂貴,植牙每隻動輒要幾萬元。但在內地牙科的收費大約是香港三分之一的價錢。表示自己身邊的朋友,有牙病都會選擇去深圳或廣州醫治,服務和治療效果與香港相差無異。
工聯會就相關跨境醫療支援議題,提出針對性建議:
1. 參考港大深圳醫院模式,在深港口岸區域建立港式服務的綜合牙科醫院;
2. 增設牙科醫療券,提供針對性支援:
3. 擴展醫療券使用範圍,讓醫療券可在更多內地大灣區城市中的三甲醫院或認可的私營醫療集團中使用,包括跨境牙科醫療服務;
4. 爭取以購買醫療服務的方式,資助醫管局輪候手術時間較長的病人到港大深圳醫院接受治療;
5. 盡快落實「國藥港用」,惠及病人及更好支援罕有病者;
6. 特區政府資助港人購買內地醫保。參考澳門,容許香港醫療券購買內地醫保;
7. 跨境救護車服務「點到點」的方式護送兩地患者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