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今天(10月21日)就跨境医疗支援以及牙科服务等相关议题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黄国,全国政协委员、工联会秘书长马光如就跨境医疗合作提出政策倡议,促进湾区医疗发展 扩大跨境医疗支援。
香港人口急速老化,预计2040年65岁以上人口飚升到260万,为本港的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而公立医院专科门诊服务量已达800万人次,每年亦增加约90万个新症,公营医疗系统大排长龙,备受挑战。与此同时,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内地与香港之间两地人员来往变得频繁。根据政府统计处的资料,2022年就有近53万香港居民通常居住在广东省内,而其中65岁以上市民有近9万人口,而在2022年港大深圳医院使用香港医疗券结算金额有近1100万,涉及32356宗交易。由此可见,香港人口老化对医疗服务需求巨大,而现时本地服务严重不足,跨境医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跨境牙科治疗 需提供适切支援
继早前9月14日工联会召开《多措并举 解决睇牙难睇牙贵问题》记者会后,工联会内地中心在9月18日至9月29日进行一项《关于跨境医疗牙科治疗问卷调查》,更深入了解香港市民对跨境牙科的意见,以网络问卷调查方式并成功回收了1105份问卷。结果显示,跨境牙科服务方式,可让本港市民多一个选择,并为政府提出纾解本港「睇牙难」「睇牙贵」的问题。
马光如表示,由调查结果可知,过去五年时间里(包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民对使用牙科服务的频率仍然比较频繁。调查所得:一)有超过2成受访者最大一笔牙科开支超过15001元;二)租住在本港私人楼宇的牙科开支普遍偏低,在同样情况下,不排除居住在租赁私人楼宇居住的基层市民,或因高昂的牙科开支和租金压力而不太愿意接受牙科医疗程序;三)最受港人欢迎养老的大湾区内地城市中山、深圳和广州的牙科服务收费调查,在洗牙、补牙、拔牙、种牙以及杜牙根的服务收费,无论公营还是私营较本港私营的牙科诊所均低60%-90%;四)受访者中有超过96%认同「本港的牙科医疗费用过高,港人前往内地看牙成为解决牙齿问题的大趋势」这一说法;五)超过98%的受访者贊成将香港医疗券扩展至内地更多医院,同时有超过98%的受访者认为香港政府应提供适切的支援政策或资助安排用作跨境牙科治疗。
马光如说,市民轮候特区政府牙科诊所服务十分困难,全港只有11间牙科街症诊所,不少长者更要半夜或通宵轮候街症。调查结果发现,「北上睇牙」成为一种价廉物美方式解决牙科治疗的新趋势,如同近日港人北上消费的热潮一样,受访者普遍对「北上睇牙」均表示十分有信心,因此我们建议可以跨境牙科服务支援作为解决本港长者「睇牙难」「睇牙贵」困难的路径。
加强跨境医疗支援 扩展医疗券受用城市范围
黄国表示,现时香港医疗券只能在深圳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及其辖下的华为荔枝苑社会服务中心中使用,远远未能满足现时港人对跨境医疗的需要。近年,选择到内地大湾区城市就居、就业、就学,或退休养老日渐增多。为方便港人和「就近就医」原则,免去舟车劳顿的风险,跨境医疗合作是大势所趋,而且一国之下,福利可携应加强加快,香港医疗券的使用范围有需要尽快扩展到内地较多港人定居湾区城市的三甲医院或认可的私营医疗机构。
黄国又表示,早前工联会大湾区社会服务社以及工联会康龄服务社做了一项关于跨境养老的调查报告,超过97%受访者支持将本港的跨境医疗支援扩展至内地,近来特区政府有意加强跨境养老福利政策,因此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香港长者选择「北上养老」。工联会早于2015年就提出将本港医疗券扩展到内地使用,期望下週三特首发表的施政报告有好消息,接纳工联会的倡议,顺应民意,除港深大医院,将医疗券扩展到较多港人聚居的湾区城市(如广州、中山、东莞等)三甲医院或认可的私营医疗机构中使用,加大加快跨境医疗支援,惠及更多港人。
黄国认为,如医疗券扩至湾区城市中使用,将是「一举三得」的举措,其一可以减轻香港本地的医疗压力,让患者或长者可以多一个选择;其二能缓解现时本港医疗系统人手不足带来轮候时间长的问题;其三病人可以尽快得到治疗的机会,同时让内地港人得到「就近就医」的支援,减少舟车劳顿带来的辛苦或病情恶化。
黄国指出,现时医疗券的使用规定有优化空间。既然在港公营医疗排长龙,何不可以先导计划形式容许加快港人到港深大做手术,并提供资助。这做法可令患者尽快得到适切治疗,又可减轻港医压力。而且,医疗券更可进一步优化,使用范围应可以考虑扩展至身体检查、医学化验(CT、MRI等),以及直接购买内地医保。以「钱跟人走」的方式,善用内地医疗资源充裕的背景下,结合跨境医疗互相支援的方式,破解香港公营医疗的压力。
此外,黄国提及工联会内地中心一直以来都接获不少涉及跨境救护服务的求助。而多年来在全国人大和政协层面作出提案及社情民意反映:提出跨境救护车服务能「点到点」的方式护送两地患者到医院,而不需要像现时在口岸换车,这样可进一步紧急医疗需要。对此,我们促请特区政府与广东省政府加快共同研究相关安排实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健康。
个案分享
出席记者会的罗先生表示,现时他在惠东居住,未来如果医疗券可以在深圳以外的医院用上的话将对他而言,是十分方便。作为退休公务员的罗先生,以往每年都有一次洗牙服务,但自去年开始这项服务已由每年一次减至每三年一次,可以反映出现时政府卫生署牙科服务之严重不足。随着内地的牙科医疗服务技术的大大改善,如特区政府有支援港人「北上睇牙」,将会舒缓香港牙医服务压力,也让香港市民多一个价廉物美的选择。
林女士认为,如果医疗券可以扩展到内地更多城市使用,可以让香港人多了一个选择,不用局限于在香港或深圳的港大深圳医疗接受治疗。同时内地的医疗水准已进步不少并追上时代的需要,若特区政府为港人提供跨境医疗支援,便能与内地的医疗服务互补,某程度上也能减轻香港医疗服务的压力,让香港患者多个选择。而香港牙医收费昂贵,植牙每只动辄要几万元。但在内地牙科的收费大约是香港三分之一的价钱。表示自己身边的朋友,有牙病都会选择去深圳或广州医治,服务和治疗效果与香港相差无异。
工联会就相关跨境医疗支援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1. 参考港大深圳医院模式,在深港口岸区域建立港式服务的综合牙科医院;
2. 增设牙科医疗券,提供针对性支援:
3. 扩展医疗券使用范围,让医疗券可在更多内地大湾区城市中的三甲医院或认可的私营医疗集团中使用,包括跨境牙科医疗服务;
4. 争取以购买医疗服务的方式,资助医管局轮候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到港大深圳医院接受治疗;
5. 尽快落实「国药港用」,惠及病人及更好支援罕有病者;
6. 特区政府资助港人购买内地医保。参考澳门,容许香港医疗券购买内地医保;
7. 跨境救护车服务「点到点」的方式护送两地患者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