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出席答問會時表示,解決香港土地問題,“在長遠來說,在維港以外填海,似乎無可避免。”這反映出,在十八個土地大辯論選項之中,在政府角度來看,填海造地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工聯會首先同意住房問題為香港最大民生問題之一,而當我們考慮到規模和執行上的可行性和難易度,我們也同意在生態敏感度較低及受市民影響較少的水域填海造地,是可行和實際的中長期解決方案。只要政府能夠在進行工程前做好環評,在規劃上充分考慮了香港公眾利益,並承諾以公、私營房屋以“七三比”為規劃目標,工聯會並不反對填海工程。
然而,最令工聯會擔憂的,並不是填海是否可行,而是未來的土地供應方案是否能夠切實解決香港基層市民的住房問題。公屋聯會指出,過去五年,香港實際房屋供應與《長遠房屋策略》(《長策》)中所訂的目標距離愈來愈大,至2017年,短缺數字達到94,300個單位,其中尤以公營房屋的短缺最為嚴重,供應量只達到《長策》建議數目的71%,私營房屋的供應量卻達到建議的115%。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上升至5.3年。香港住屋問題日益嚴重,基層市民生活困苦,政府必須正視。
工聯會認為,政府應以公屋為主、資助房屋為輔、私人市場作補充,以提供租住型公屋作為本港房屋政策核心,同時完善置業階梯,讓市民能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置業。為此,工聯會主張,政府應把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六四比提升為七三比。
今年6月,政府調低資助房屋定價,這雖能惠及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但同時也可能吸引更多人為炒賣目的而入表申請,減少了自住用家的中簽機會。為了保證資助房屋能夠切實協助有需要市民置業,政府宜落實政策遏止炒賣居屋的風氣,明確區分房屋市場,把新建的資助房屋從自由市場中分離,規定資助房屋業主日後只能把單位賣予政府或其他合資格人士,把居住市場與炒賣市場分隔。政府更應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津貼、為部分樓宇重新推行租務管制,及擴展物業空置稅至二手市場,“三管齊下”以快速改善基層居住問題。
未來五年公私營單位實質供應的比例上,大致為5比5,達成不了原定目標的6比4,更達不到工聯會一直倡議的7比3,預計公營房屋的供應短缺問題將會加劇。短期內,政府應活用現有熟地,改變土地計劃用途以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如近月把9幅原為私營土地拍賣的土地改為興建公營房屋的做法便值得支持。
工聯會相信,只要政府堅定解決香港市民住屋問題的決心,一定能推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或政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吳秋北
刊於2018年9月《紫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