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2日,林鄭月娥在立法會出席答問會時表示,解決香港土地問題,“在長遠來說,在維港以外填海,似乎無可避免。”這反映出,在十八個土地大辯論選項之中,在政府角度來看,填海造地是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工聯會首先同意住房問題為香港最大民生問題之一,而當我們考慮到規模和執行上的可行性和難易度,我們也同意在生態敏感度較低及受市民影響較少的水域填海造地,是可行和實際的中長期解決方案。只要政府能夠在進行工程前做好環評,在規劃上充分考慮了香港公眾利益,並承諾以公、私營房屋以“七三比”為規劃目標,工聯會並不反對填海工程。 ...

過去一個多月,陳浩天的名字多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相信大家對陳浩天和「香港民族黨」並不陌生。早於違法「佔中」結束後就成立的「香港民族黨」,公然以鼓吹「港獨」作為綱領,嚴重違反基本法和香港法律。往後一段時間,陳浩天更在校園向學生宣揚「港獨」,近日更出席香港外國記者會的午餐會並發表演講,勾結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插手中國內政。 反對派總有理由為任何反中亂港行為辯護,對於有人鼓吹「港獨」,就用「言論自由」作幌子來包庇,可謂與「港獨」一丘之貉。陳浩天公然說出:「只有『香港獨立』,香港才可以擁有完整的管治權。」這樣的狂言謬論,...

8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記者會公布了《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並於9月1日正式實施。從根本上解決現時港澳台居民在內地遇到的網上購票、自助取票、旅館住宿、金融業務等一系列困難。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踏出了關鍵的一步。 早前國務院就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大綱,工聯會也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4大範疇共20項便民利民的意見。早於居住證政策出台前,國務院就首先積極回應了工聯會提出的數項建議,當中包括取消港人在內地就業所需辦理就業證問題、取消港人換領內地駕駛執照所需的暫住證明等。居住證政策出台更是為未來港人在大灣區乃至全國生活提...

自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一大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到今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為促進大灣區成為國家「經濟改革開放」的第二波,香港更應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配合和響應國家的大灣區規劃。 經常往返大灣區各城市的香港市民或會感受到,港人在內地出行生活,在不同方面、不同地方都有其不便之處。工聯會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也主動回應市民的期望。就...

工聯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特別成立「關注小組」,收集工會及市民意見。 隨著國務院即將公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大綱,工聯會提出四大範疇共20項意見,包括就業保障、提高身份認同、利民便民出行、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的意見,希望中央政府能採納,促進大灣區成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第二波」推動力。四大範疇共20項建議具體內容:完善港人內地就業保障(1)增強在內地工作港人參與社會保險供款的保障(2)完善內地工作港人參與內地房積金的供款措施(3)取消港人在內地就業需辦理就業證的要求提高國民身份認同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