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早前於11月18日至20日透過網上問卷進行就業前景調查,共訪問2,242人。調查顯示76%受訪者在疫情下生活變得更為困難;55%人面臨失業、收入下降、減薪及放取無薪假的情況;55%在職人士更對於就業前景感到悲觀。行政長官將在後日公佈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工聯會促請施政報告要着力為民紓困及幫扶就業,因為面對「保就業」計劃11月底完結,以及疫情反彈,失業率勢必有升穿沙士時期最高峰8.5%之勢,工聯會強調施政報告必需聚焦援助失業人士。
工聯會副理事長、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主任陳鄧源指出,調查顯示55%的受訪者面臨失業、減薪及放取無薪假的情況;值得關注是有23.3%稱現時正在失業,較4月初進行的同類調查時的20.7%有惡化趨勢。調查亦顯示,正面臨失業、收入下降及放無薪假的人中,超過一半(55.6%)已持續9個月或以上,更有9%的人超過一年,55.4%在職受訪者稱對就業前景感到悲觀或十分悲觀。
陳鄧源表示,面對疫情,超過76%人指其生活變得更困難,當中更有59%的人預計情況會持續一年或以上。為了應對疫情,超過四分三人指他們需減少開支渡日、10.7%指需向親友借錢、9.8%人則曾靠信用卡、銀行或財務公司借貸。
被問到何種措施最能幫助他們面對現時困境,超過83.4%人希望政府提供各式生活補貼,例如:消費券、水電費減免、增加交通費補貼等,當中有48%人認為「最能幫助」他們;此外,70.6%人認同開創就業職位對他們有幫助;亦有超過6成受訪者認為儘快與內地通關(65%)、提供「失業現金津貼」(64.3%)、推出多元職業培訓課程,並提升津貼額(63.5%),有助他們應對症情困境。
工聯會副理事長、香港旅遊聯業工會聯會理事長梁芳遠表示,第四波疫情爆發,香港與內地通關遙遙無期,牽連旅遊、零售、飲食、酒店數十萬人員生計。梁直言,現時業界對前景渺無希望,不少導遊領隊亦已紛紛轉行,整個行業正在消亡。梁認為,只有儘快進行強制全民檢測,控制疫情,與內地通關才可真正扭轉行業頹勢,政府的遲疑正斷送整個行業的命運。梁亦提到,希望政府增撥資源重點支援旅遊消費相關行業,例如為旅遊相關從業員(包括酒店、飲食、零售、旅運)提供專項現金援助,和向工友提供足夠的防疫保障。
工聯會副會長、權益委員會主任唐賡堯指出,調查發現60.5%的人認為抗疫基金及「保就業」的措施並不足夠,而且「保就業」計劃將於11月底結束,失業率勢必有升穿沙士最高峰8.5%之勢,市民必然期望施政報告將推出救助失業的措施。唐提到,工聯會倡設「失業現金津貼」超過一年,然而政府充耳不聞,唐希望政府亡羊補牢,能在施政報告中落實針對失業的現金補助措施。
另外,調查亦顯示市民最渴望政府能協助減輕生活上的支出,唐建議政府於施政報告中推出各類生活補貼措施以紓援市民的負擔。
工聯會在上週四舉行的九龍區招聘會有超過1000人到場,反應熱烈,在本週二及五亦將舉行另外兩場招聘會,各場分別提供1000個職位,希望做到急工友所急。陳鄧源稱,調查中正正有71%及64%人希望政府開創更多臨時職位及增辦培訓,以應對疫情衝擊。他建議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擴大早前已承諾開創30,000個臨時職位的數量至不少於沙士時期的73,000個。此外,他亦促請政府儘快落實第三期「特別‧愛增值」計劃,並增加培訓名額、津貼額及課程種類,當中尤以適合青年的培訓課程為重,以應對青年失業嚴峻的情況。
工聯會促請施政報告協助工友渡過疫境,並有如下重點建議:
1. 推出「失業現金津貼」,上限9000元,為期6個月;
2. 容許失業人士以個人名義申領失業綜援,同時提高資產限額,並豁免失業者持有保險的「現金價值」計算在資產限額內
3. 增加已承諾開創的30,000個臨時職位數量至不少於沙士時期的73,000個;
4. 承諾開辦第三期「特別‧愛增值」計劃,並增加培訓名額、津貼額及課程種類;
5. 推動強制全民檢測,落實「健康碼」,儘快與內地通關;
6. 提供各類型生活補貼予市民解燃眉之急,如消費券、水電費減免、增加交通費補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