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於二十大報告提及青年強,則國家強,亦於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及要特別關心關愛青年人,要幫助廣大青年解決學業、就業、創業、置業面臨的實際困難。現時香港青年失業率遠高於其他年齡層。有見新任行政長官將於明天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下稱:工聯青委)於今天(10月18日)前往政府總部請願,希望政府充分利用香港勞動人口,幫助青年投身職場,協助青年上流,聚焦在改善青年在職貧窮問題、紓緩住房問題以及推動青年前往大灣區發展三方面提出建議,寄望特首能夠帶領團隊切實為青年提供更多機會,讓香港開新篇,青年創未來。
青年上流甚艱難
工聯會副理事長、青委主任林偉江表示現時香港青年貧窮情況嚴重。根據政府統計處《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20年青年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分別為143,600人及15.6%,明顯較2019年的相應數字高出2.5%。此外青年失業率亦遠高於其他年齡層。根據政府統計處2022年的2季度的數字,整體失業率為4.1%,而15至19歲及20至29歲的失業率分別為18.7%及7.5%,比整體高出14.6%及3.4%。
另外,現時學歷通脹,青年收入向下流。據政府統計處進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所得數據,2019年20至24歲的具學士教育程度及研究院程度的青年,平均每月收入達$18,000及$19,400,而1994年相同年齡及學歷的青年每月收入分別達$19,400及$26,100。可見相距25年,擁有高學歷的青年人工非但下跌,更追不上通脹。
再者,房屋問題亦窒礙青年上流空間及信心。根據2022年第2季度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現時就業人士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8,100元。據國際調查機構顯示,港人要不吃不喝23年才能「上車」,反映香港樓價長期高昂,與市民購買力脫鈎。公屋方面平均輪候時間漫長,接近6年,且每月最高入息限額太低,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符合申請資格。這情況增加青年人的負擔及壓力,對住屋需求的無力感及減少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改善青年在職貧窮問題
據政府統計處《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18至29歲貧窮青年有44,400人,當中18至24歲的在職貧窮青年佔該年齡層10.3%,而25至29歲的在職貧窮青年佔該年齡層30.5%。
工聯青委副主任甘敬業認為政府應就未來產業發展進行人力資源調查,定期檢討大專或以上教育方向,培養與市場需求匹配的人才。此外,大專院校應為職業錯配的社會人士設立專題研究及跟進,為錯配人士提供大專程度的再培訓課程。政府亦可檢視「免入息」學債利率,將計劃由浮動年利率1.27%調整至固定1%水平。另可向申請學生資助及貸款計劃的畢業生提供免稅額,減輕他們的負擔。此外,政府亦應增設實習職位,支援不同年齡青年就業。另一方面,現時青年多為斜槓族,政府應檢視現時僱用條例,保障零散工權益。同時亦可提供社區支持及發展本體經濟,為在職貧窮青年提供財務及支援服務,如寬免租屋稅務、提供租屋津貼等。
紓緩青年住房問題
香港房屋供應不足,私人樓價已升至非一般市民可負擔的水平,加上公共房屋供不應求,都是香港房屋問題的真實寫照。工聯青委副主任鍾燿徽認為紓緩住屋問題可以分短期、中期及長期方案。短期方案包括增設青年首次置業貸款及增加青年宿舍的供應。中期方案包括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建設公營房屋、利用閑置農地/棕地興建房屋或過渡性房屋。長期方案包括前往大灣區置業及推進明日大嶼計劃的發展。
推動青年前往大灣區發展
香港政府一直為連接國家及世界各地作重要橋樑和窗口而努力,更要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在港青年在灣區的發展亦是重點。無奈經過社會事件及新冠疫情的創傷,容易令在港青年失去信心。
工聯青委副主任、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為增強青年的信心及推進兩地共融,政府應結合香港融入灣區的政策,推動青年在灣區的三業(學業、就業及創業)有所發展。另外政府應完善灣區支援配套,擴展「持續進修基金」至灣區相關的進修課程及港人在灣區的適齡的兒童能享有12年免費教育。除此之外,政府亦應繼續舉辦《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並推出2.0 優化版。另建議兩地之間建立一個學歷、資歷及工作經驗的互認機制。
工聯青委將會就上述建議,與相關局方晤談,反映我們的建議,期望政府予以參考,加以落實執行。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寄望每一個香港青年都能投身建設美好香港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