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一直關注香港人力資源規劃,今日(9月27日)約見特首政策組,提交「關於本港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政策」意見書,要求特區政府因應「八大中心」定位、未來產業發展檢討和改革大專教育和職業教育,同時培養更多配合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和技術人員,高質量的經濟發展帶動高質量的充分就業,切實做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目標,過程中亦應充分善用職工會在職業培訓中的角色和作用,做好人才供應。
工聯會出席代表包括理事長黃國,副會長、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主任陳鄧源,副秘書長、工人俱樂部主任程岸麗、副秘書長、工人俱樂部副主任楊榮輝、工人俱樂部管理委員會顧問戴希立。特首政策組組長黃元山、副組長林淑儀及研究團隊成員劉勇飛、鄧栢想及李君兒出席。
黃國指出,香港正面對勞動力不足難題,在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升級及轉型,需要有為政府及高效市場相互結合,香港人力資源規劃需要配合國家發展及香港的定位,對準「八大中心」定位制定適當的培育人才及青年政策,全面檢討及優化現行大專教育及職業培訓制度;針對本港勞動參與率偏低問題,除要優先改善本地勞工的薪酬福利待遇,採取更積極的鼓勵就業措施外,亦要透過教育培訓,解決現時出現的人力錯配問題。
香港正面對種種挑戰:
1. 勞動參與率不高,僅55.3%,如何有效提升以增加勞動人口的供應;
2. 人力資源規劃暫未能緊貼「八大中心」定位發展,如何有效協調人力資源與產業發展供需,是當前有待突破的急務,有效增加人才、制訂「育才、儲才」的人力資源政策,才能紓緩就業錯配情況加劇;
3. 現時大專院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教育,與鞏固「八大中心」地位、推動「八大中心」產業之目標仍有一段距離,故大專院校應開辦更多相關課程,要為青年提供正規教育培訓,加強和作深度培訓,做好供需匹配,始能讓青年學有所成、學以致用,有發展機會、有上流空間。另應大力推動職、學雙軌制,提升技術人才的社會地位,培養更多智力型技術工人,弘揚工匠精神,鼓勵「工字有出頭」,才能令青年有更多不同類型的事業出路;
4. 利用創新科技、加強培訓技術人才、協助產業轉型的步伐有待加快,以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及將軍澳百勝角消防處紀律部隊宿舍項目為例,較傳統建築方法的工期縮短了約30%至50%,工程總體勞工成本節省達45%,高空工作人數減少50%。然而,香港職訓局轄下的培訓仍以傳統技術訓練為主,「組裝合成建築」(MIC) 培訓課程仍在起步階段,反觀新加坡在2020年已推出組裝合成相關專業人士轉業計劃,培訓時間為半年至一年,預計2025年將合共培訓8萬名掌握最新建築技術的人員。
工聯會就人力資源教育、培訓政策,向特首政策組提出兩項建議:
1. 改革現時大專院校教育和職業培訓教育
因應本港未來人力資源需求調查結果,檢討現時大專院校教育課程設置,削減過剩的副學士學位,加強就業能力培養,做到供需匹配,學有所用,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因應現時培訓課程偏重學術、部份課程與就業脫節、「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人才錯配、潛在勞動力未有充分利用發揮等問題,要求全面檢討改革本港職業教育體系,緊扣未來產業發展需要,重視新型智力技術人才培養,加強職業再培訓,迎合終身學習需要。
2. 充分發揮職工會在職業培訓中的角色和作用
特區政府一直未重視工會在職業培訓體系中的角色和作用,然而事實上,工會有其獨特優勢,包括工會由不同行業工會組成,熟悉不同行業情況,課程內容貼近行業實際需要;培訓導師多是行內具豐富實踐經驗人士,學員學到實用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工會的聯繫網絡可以做到培訓與就業相配合,提高就業率。
大灣區職業培訓教育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本港工會與內地工會有緊密聯繫,在職業培訓上有長期合作關係,累積不少經驗,包括國職考、「一試兩證」等,有助推動大灣區內職業培訓學歷的互認互通,便利國家技術人才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