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安老院舍人手不足問題備受關注,僱主業界經常向政府施壓要求擴大輸入外勞。有消息指後日《施政報告》政府將在輸入勞工問題上有所舉措,是以一直持續跟進安老院舍人手供應、待遇及培訓的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下簡稱「工聯職訓就業委」)於今日(10月17日,星期一)聯同醫院診所護理業職工會召開記者會,再次重申反對安老服務業擴大輸入外勞立場,並要求政府從根本解決行業缺人的癥結,亦即是從業員薪酬、待遇過低的問題。
工聯職訓就業委及工會強調,如政府最終以「揚湯止沸」的手段容許大量外勞充斥安老服務業,結果只會是「飲鴆止渴」,形成從業員、院友及政府「三輸」局面,而安老服務業也只會持續不振,無助提升水平、質素。
從業員「輸」:擴大輸入外勞令本地人更不願意入行
現時,安老院舍已可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外勞作護理員。截至2022 年 6 月 30 日,透過「補充勞工計劃」輸入的院舍護理員已有 3364人(包括安老院舍及殘疾院舍)。而早前勞福局在3至5月因疫情放寬院舍輸入護理員申請,結果最終批出720宗申請,涉及輸入3535人。換言之未來院舍業外勞總數已近7000人,佔現時院舍業聘用護理員總數超過三成(36.6%)[1]。工聯會副會長、職訓就業委主任陳鄧源指如政府再擴大安老服務業輸入外勞,未來香港安老及殘疾院舍將很可能超過一半以上人手屬非本地勞工,這將完全衝擊本地從業員生計。
工聯會副會長、職訓就業委主任陳鄧源補充,過去因為安老服務業可輸入外勞,已導致本地護理員薪金難以提振。根據統計處及勞工處的「工資中位數」資料,院舍護理員的工資中位數長期低於本港平均水平逾30%(見下表)。如以2019及2021年為例,照顧員薪酬中位數13,500元及14,150元,與本港僱員每月工資中位數相差4700元及4550元。故如繼續讓行業擴大輸入外勞,僱主沒有誘因改善本地從業員的待遇,屆時本地人更不願入行,流失問題只會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護理員每月工資中位數與全港工資中位數差距
年份 |
護理員每月工資中位數 |
本港僱員的每月工資中位數 |
差距 |
2015 |
11,100元 |
15,500元 |
39.6% |
2016 |
12,000元 |
16,200元 |
35% |
2017 |
12,000元 |
16,800元 |
40% |
2018 |
13,000元 |
17,500元 |
29.6% |
2019 |
13,500元 |
18,200元 |
34.8% |
2021 |
14,150元* |
18,700元 |
32.1% |
*2022年數字
資料來源:立法會、統計處及勞工處補充勞工計劃
醫院診所護理業職工會理事長潘惠賢指出,院舍照顧屬專業工作、工時長而且工作強度高,理應有合理的勞動待遇,然而實況卻是護理員人工比其他工種(如物管)更差。對於有業界指行業屬厭惡性故難以招聘,但潘指社署在3月份疫情期間以約三萬元薪酬招聘「臨時合約照顧員」,短時間內已收到超過5500本地工友報名,最後獲聘入職有353名,事件反映安老服務工作並非沒有人願意做,而在薪酬待遇「差到唔想做」。
工聯會職訓就業委副主任、立法會議員梁子穎則指出,其實不少本地勞工都看到護理行業發展潛力,當中包括青年人,但他們亦會就薪酬及前景作考慮,對待遇過低的工作說「不」。就以護理專業培訓課程為例,2017-2019 年度職業訓練局開辦與安老服務業相關 8個高級文憑課程,有一半能超額收生。教育局職業專才統計數字顯示,2019-20學年護理及社區服務業的全日制自資專上課程畢業生有2944人,預計2022-23學年首年有5946人入讀。反之,社署的「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在 2015-20 五個年度只招收 1158 名學員,畢業學生約一半( 603 人),當中畢業後繼續受聘於社福單位只有 343 人,投身行業比例只有29%。梁子穎指出,從課程報讀狀況反映青年人並非不願加入安老、護理行業,只是院舍護理員薪酬待遇實在太差,前景亦不樂觀,故他們寧願報讀更高一級課程,也不選擇從前線護理員做起。
院友「輸」:外勞照顧水平成疑,出現文化及溝通差異
潘惠賢續指,院舍照顧前線工作既是專業、亦是要用「心」服務的工作。然而現時不但沒規定外勞需經過本地培訓或考核才入職,而且假若未來大量外勞充斥院舍,亦會帶來文化或護理水平差異等問題。潘表示,護理員需照顧體弱長者,平時更需細心觀察及能與長者溝通,如外勞不懂聽講廣東話,根本很難勝任。再加上不少外勞來港工作都是「搵快錢」心態,過去更有外勞曾被僱主剝削如要薪金「回水」及無償加班。如何確保擴大輸入外勞後,外勞護理員能妥善照顧院友,維持護理質素,實是一大疑問。
政府「輸」:擴大輸入外勞與提升院舍質素政策背道而馳
陳鄧源認為擴大輸入外勞,令僱主更易用低於本地工人的成本填充人手,必定會降低僱主改善院舍質素及更新設施的積極性,原本有助照顧院友及減省工作量的樂齡科技產品亦沒有購置的迫切性。而擴大輸入外勞令薪酬成本壓縮,更令劣質院舍能繼續營運,私營院舍服務水平無從整體提升,屆時安老、護老壓力自然又回到政府頭上,例如輪候津院的人數及時間將增加,長者對入住安老院舍態度負面等,這都對政府的安老政策有所影響,亦與國家領導人提及「年紀大了得到的照顧更好一些」願景背道而馳。
通「贏」方案:改善護理員薪酬、提升院舍質素、發展安老專業
梁子穎指出,只有前線照顧員工辛勞工作有合理回報,院舍服務質素才會有根本性提升,而安老服務業才能穩妥地照顧好香港長者,做到「老有所屬」的社會功能。因此,工聯職訓就業委促請政府從根本問題入手,改善護理員薪酬、工時等待遇,並以本地人手作行業支柱,開拓安老護理產業,這樣才能令各方包括僱主都能共贏。他建議當局檢視院舍職位架構、提升安老護理業的專業資歷,令護理員具備多元晉升階梯。此外也需改善培訓計劃,包括對潛在勞動力如婦女、新來港人士制訂合適培訓及就業機會,為院舍補充人手。
最後梁子穎補充,避免行業「三輸」局面出現,工聯職訓就業委堅決反對政府在現行機制外輸入外勞,相反政府務必要監管外勞質素,如加入職前考核、以及考慮調高行業輸入外勞徵款作本地培訓以「專款專用」。
工聯職訓就業委就安老服務業擴大輸入外勞問題的立場及建議如下:
- 堅決反對在現行機制外,再有任何放寬輸入安老院舍外勞的措施;
- 立即改善護理員薪酬待遇,包括劃一提升護理員薪酬至2萬元,並將外勞與本地工人待遇看齊,防範僱主以低成本外勞取代本地勞工;
- 強化培訓及釋放勞動力,以本地人才作安老支柱,推動安老護理專業及產業發展;
- 監管外勞質素,調高安老服務業輸入外勞徵款作培訓本地安老人才以「專款專用」。
[1] 有關百份比是以院舍聘用護理員 (包括全職、兼職 及替假員工) 15 313人(截至2022 年3 月31日)推算,數字見立法會《2022 年院舍法例(雜項 修訂)條例 草案》委員會CB(2)685/2022(02)文件。